2006-02-1409:48:171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卡他性结膜炎好发于春季。 一种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又称“暴发火眼”,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致病菌为Koch-Weeks杆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临床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易在集体环境中发生小流行。经过1-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发病,开始感到异物感和烧灼感,而后双眼结膜充血水肿,结合膜下出现小出血点,分泌物增多。初期分泌物较为稀薄,泪水涟涟,以后分泌物变得粘稠,呈现粘液脓性,此时眼前易被纤维素伪膜覆盖而感到视物模糊,但并不影响视力。 另一种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与过敏反应有关,又称过敏性结膜炎。由花粉所致过敏者居多,故而在春季多见。初期症状主要是双眼瘙痒不适、畏光流泪,进而感到眼部奇痒,粘性分泌物增多。检查眼部可见睑裂部充血显著,眼结膜红肿,上有乳头增生,大小不一,似铺路石那样。分泌物较为粘稠,多呈粘丝状改变,具有诊断意义。 在春天里,如果遇到双眼红肿和流泪,要注意区分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还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这两种卡他性结膜炎症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前者治疗主要是用抗菌素液点眼,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直至症状消退,分泌物减少改为每日3-4次,逐渐停药。后者主要使用激素类眼药水或眼膏点眼,每日3-4次,必要时配合抗组胺药口服,以增强治疗效果。需要提醒是,卡他性结膜炎还需要与病毒性结膜炎,即“红眼病”加以区别。“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传染性更强,具有显著的流行趋势,双眼高度红肿、流泪,流出大量浆液性、稀薄的分泌物,极少会出现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针对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预防,重点是加强眼部卫生,不要随意用手去揉搓眼睛。如果风吹进眼结膜内异物,如尘埃,细沙砾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用抗菌素眼药水点眼加以预防。一旦罹患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注意不要与家人、同事、朋友合用毛巾,自己的用物要单独放置并做好消毒处理,以免传染他人。而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预防,重点是少去柳絮纷飞,花粉飘散的地方。一旦感到眼部瘙痒,不要用手揉搓,立即用清水冲洗,防止及减轻过敏反应,必要时可以激素类眼药水点眼预防。副主任医师魏开敏(责编:刘金兰 作者:魏开敏)【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