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y气囊导管至盲肠内,气囊充气,阑尾则与导管扎紧,然后经导管注入生理盐水3000ml,最后1000ml中还可加入卡那霉素1g和0.5%甲硝唑200ml,使近端结肠腔清洗干净,肠腔内灌洗液全部排空,去除Foley导管,切除阑尾。通过以上处理,不但保证了一期切除的顺利进行,并可避免术中污染和术后感染的发生。国内一组报告45例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中,仅14例可行切除手术,无手术死亡。14例切除中4例为急诊一期切除,2例为分期切除,8例为非急症手术。一期切除4例中3例生存5年以上,分期切除2例均在5年内死亡,非急症手术8例中,4例生存5年。总之,不论急症或非急症,应尽量争取一期切除肿瘤,但对危重患者来说,癌性梗阻的有效治疗仍是近端结肠造口术。对那些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的结直肠癌引起的梗阻,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有人报道用Nd-YAG激光行肿瘤局部切除,有短期疗效。对由胆石引起的结肠梗阻可经结肠镜取石,一般不需手术。
早期乙状结肠扭转的非手术治疗;自1947年Bruusguard首先介绍经乙状结肠镜插肛管进行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成功率86%,死亡率14.2%,从而为本病开辟了一条治疗途径。非手术复位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死亡率,并为择期手术准备了时间,对年老体弱者尤其适宜。但由于顾虑引起肠穿孔或担心延误手术时期致肠坏死,直到60年代本法才广为采用,收到引人注目的效果。目前仍认为,在无肠狭窄者均应经乙状结肠镜插入肛管,肛管通过扭曲部即可迅速排出大量积气和粪水,扭转即可自行复位,病人症状可迅速解除,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肛管宜留置2~3d,以防早期复发。扭转解除10d后应行一期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近年来用纤维结肠镜行乙状结肠扭转复位较其他非手术复位成功率高,盲目性小,安全度大。它与经乙状结肠镜插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镜管细,病人易耐受;②镜身软,不易损伤肠壁;③光源强,视野清晰,可观察粘膜水肿程度;④复位成功率高,乙状结肠镜复位失败者用纤维结肠镜复位可获成功;⑤可将近侧结肠内气体完全吸净,减压彻底,一般不需留置肛管。
手术治疗:剖腹探查指征:①经非手术复位失败;②有肠坏死或腹膜炎征象者;③插镜时见肠腔内有血性粪水,或肠粘膜有坏死或溃疡形成。若扭转合并坏死时,必须行肠切除术,以作Hartmann手术为安全,因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且能充分切除已坏死的肠段。一期切除端端吻合,只适用于扭转结肠水肿与肠扩张不显著的病例。如病人全身情况尚好,无严重的腹膜炎,在血供良好的肠管上行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Ballantyne总结2228例乙状结肠扭转的病死率,肠管有生机者12.4%,绞窄者52.8%。因此,乙状结肠扭转要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肠坏死。
胆石梗阻:<2.5cm结石常可由肠道自行排出,3cm直径结石可产生肠梗阻,有人报告24例胆石梗阻(结石直径2~4cm),2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肠切开取结石13例剖腹探查,结石在结肠内,1例行小肠切除。只1例自行排出。
对急性假性结肠梗阻,过去多用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及肛管排气等,必要时行盲肠造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作者报道用纤维结肠镜治疗此病获得成功。还有人认为,结肠未行肠道准备也可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只需在检查前1h用1L水灌肠,冲出粪渣即可,检查时尽量少充气,不要盲目插管。如检查中发现肠粘膜缺血或出血应停止检查改作手术,以免发生穿孔。Gosche总结了9组共169例,行结肠镜减压共209次,其首次减压成功率平均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