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应该如何治疗?
需卧床休息,对发热,中毒和不适等需对症治疗,对老年病人应注意防止支气管肺炎,心衰和其他并发症,对诱因要同时给以相应治疗。
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用红霉素1~1.5g/d静点或选用环丙氟哌酸0.2g/次,每日两次静点,口服泰利必妥0.2g/次,每日两次,也可选用先锋霉素V号6g/d静点或用头孢类抗生素,一般10~14天为一疗程,在皮损消退后,应维持一段时间,也可磺胺药物内服,对复发性丹毒比治疗急性丹毒用药要长些,不要停药过早,尽量预防复发,以免淋巴水肿不断发展。
1.全身治疗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可静脉或肌肉注射,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应用。
3.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
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风热毒蕴证:治法:宜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方剂:普济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双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②湿热感毒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剂:解毒清热汤加除湿胃苓汤加减: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叶15g,丹皮10g,赤芍10g,猪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黄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2)单方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连翘败毒丸,小败毒膏,活血消炎丸。
(3)外用药物:初期红肿热痛时可用马齿苋水剂煎液冷敷,敷后可用凉茶水调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混匀粉剂外敷,或鲜白菜取汁混匀外敷;或鲜马齿苋洗净,捣如糊状调敷,若出现水疱,血疱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疱液,如水疱破溃可用甘草油调祛湿散30g,红肿未破溃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调匀外敷。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预后危重,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