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单心室

四川单心室女大学生在沈阳获新生

2009-12-07 news.sina.com.cn A +


四川单心室女大学生在沈阳获新生http://www.sina.com.cn2004年02月11日12:13北方热线网

  北方热线网――沈阳晚报讯(记者贾咏)正常人都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它们的共同存在保证了我们身体内的血液通畅和身体健康。然而22岁的女大学生刘莎,却非常罕见地只长了一个心室。因为患有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拥有博士梦的刘莎曾经一次又一次命悬一线,与死神擦肩,被多家医院认定为“不可挽救的患者”。2月10日,在辽宁中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刘莎年轻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颜。在医护人员的全力帮助下,她终于赢回了崭新的生命。

  刘莎家住四川省绵竹市,现就读于四川省某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刘莎自幼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父亲为此带她四处求医。三年前,父亲带她北上沈阳,慕名找到辽宁中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于克东。于主任为她实施了腔V―肺A转流I期手术。术后刘莎恢复很好,并考上了大学。

  第一次手术过后,尽管她的生活已经可以自理,但稍一活动就开始气促。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博士梦,刘莎准备冒险实施二期手术。刘莎的读书梦感动了于主任,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前讨论,1月5日,于主任会同德国专家共同为刘莎实施了二期手术。然而,正如专家先前所料,术后刘莎的生命一次又一次亮出红灯。

  生死第一关―――大出血

  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刘莎腹腔内持续大量渗血。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补液,止血治疗,仍不见好转,而且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经过5小时的努力,渗血终于止住了。此时已经是凌晨2时,从开始手术算起,于主任等医护人员已经连续作战18小时。而这时的刘莎也已经输血13000毫升,相当于将她全身的血液换了三次。

  生死第二关―――全窒息

  终于结束奋战的医护人员刚松口气,新危险又出现了!早晨8时,刘莎突然从气管里喷出大量泡沫样痰,血压两次下降,心率加快,呼吸道阻力猛增,如果没有得力的抢救,她将因窒息死亡。刘莎出现了心脏手术后非常可怕的并发症―――灌注肺!监护室李阳副教授凭借多年监护工作经验,及时准确地给刘莎应用各种解除支气管痉挛、止血等药物。渐渐的,刘莎呼吸渐趋平稳,血压也逐渐升了上来。

  生死第三关―――再窒息

  两次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刘莎的病情逐渐稳定。并在术后一周时脱离呼吸机,能够自主呼吸了。不料在术后10天,刘莎再次出现窒息。郑凯医生发现后立即请麻醉科张焕医生给予气管插管,重新上呼吸机保持通气。刘莎的症状开始出现缓解。但10分钟后又开始反复!于主任立即决定为她做气管切开,经切开处吸痰,刘莎的气息终于畅通了。在这个抢救过程中,如果延迟半分钟,病魔都将夺走刘莎的生命。

  生死第四关―――心狂跳

  在挺过窒息这一关后,刘莎的心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分钟高达150―160次,呈现心房扑动的波形。这种心律失常若不纠正,对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十分不利。于主任决定采用电击复律的方法,刘莎的心率终于恢复至每分钟90―100次。

  生死第五关―――大咯血

  此时已经临近春节,但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却无法轻松,因为刘莎的病情仍未稳定,随时可能出现种种险情。不出所料,大年三十下午2时,护士褚晓静在吸痰过程中,发现刘莎气管内有少量鲜血!很快,刘莎开始咯血,量大时竟达200毫升!经过于主任等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刘莎出血再次被止住。

  这是一个难忘的除夕夜。为了刘莎,于主任等医护人员全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过节的机会,守候在她的病床边。而该院院长杨关林也特地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尽全力保住年轻女大学生的生命。在节日期间,心胸外科的4名监护护士昼夜值班,不辞辛苦地监护着刘莎。而对于刘莎来讲,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呢?爸爸特别在节前给女儿买来一个吉祥猴,希望女儿能够在医护人员的保护下,渡过难关。

  2月10日,记者来到该院病房,看到了脸色红润的刘莎。刘莎告诉记者:“经历了五次生死闯关,我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不会让大家失望,我将继续学业,努力成为一个勇敢的只有一个心室的博士!”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