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石症

胆石症

2009-12-07 www.yule.com.cn A +

胆石症在我国胆石症约占胆道疾病的60%,女性病人居多。一般认为胆石成因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的理化成分改变有关。胆石分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大类。胆固醇结石好发于胆囊内,又称代谢性结石。胆色素结石多发生在胆管内,主要是胆道感染,异物所引起,故又称感染性结石。以上两种结石在X线平片上均不易显影,只有胆色素、胆固醇及钙盐组成的混合性结石,在X线平片中常显影。胆石对胆囊和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可造成胆汁排出障碍和继发感染,形成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还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腹膜炎和肝脏病变。

胆石症因结石部位不同,临床上一般分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三种类型。因结石所在部位、梗阻情况、感染程度不同,其发病表现有较大差别。

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联症是胆总管结石的典型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刀割样绞痛,往往牵涉至右肩背,常伴恶心、呕吐,继寒战高热之后,病人可因胆总管梗阻而出现黄疸,严重者大便呈陶土色。右上腹近剑突侧,有压痛和腹肌紧张。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胆管内结石及其分布,胆管扩张等。无黄疸时,可选用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检查。有黄疸时可作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有的还可同时进行治疗。此外,也可在B型超声下,探测引导行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化验检查可出现血、尿胆红质增多。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手术疗法、药物排石、内镜处理等方式。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并置“T”型管与胆总管内引流出胆汁,常一并切除胆囊。胆道镜可在手术中,帮助清除结石,还可经“T”型引流管摘除留在胆管内的结石。还可选用十二指肠镜,经食道插入到胆总管开口处,用电刀切开乳头口,取出结石,术后服用中药排石汤,可以提高疗效。

胆囊结石病人,约半数以上可长期无明显症状。当结石较大,或有慢性炎症时,病人常有右上腹闷胀不适。当结石阻塞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并有恶心、呕吐症状,右上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内结石,有的结石还可在腹部X线平片中显影,或胆道造影中显影,但胆道梗阻时,造影不显影。胆囊结石的治疗可选用手术、碎石、溶石、排石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手术疗法一般是将胆囊连同结石一并切除,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体外震波疗法自1985年开始已应用于临床;溶石疗法目前对无钙的胆固醇结石、已有较好的效果;中药胆道排石汤结合以上几种方式,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另外,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展较为广泛,但应严格掌握手术。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比较常见,多数原发于肝内胆管,为胆色素结石。其主要症状为背部或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多无黄疸。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寒战等。检查时可发现肝脏肿大,有压痛或肝区叩击痛。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内胆管扩张和结石影像,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CT等也可帮助诊断。本病常合并胆总管结石,不少病例是因胆总管结石症状引起和发现此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少数病变集中且严重者可行病变肝叶切除术。对无法取净的结石,可选用溶石、胆道镜取石和中药排石等多种方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