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以急慢性肌筋膜损伤为主,系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好发在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男性多发,病人常有腰部扭伤史,腰部两侧疼痛较多;疼痛程度及性质不一。弯腰时加重,疼痛多呈持续性。部分患者主诉疼痛向同侧棘突旁甚至臀部及下肢放射,重者不能仰卧,翻身走路困难,但咳嗽、喷嚏等对疼痛无影响但其详细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的中心,活动度最大,其两侧横突附着有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起点及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腰部和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此处受力最大,易致附着的肌肉撕裂损伤,因损伤后激发的无菌性炎症,使邻近神经发生纤维变性,引起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作了详细的描述,对临床治疗此种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原因
腰椎横突是腰背筋膜前层的附着处,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及横突间韧带。横突是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的起止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通过腱膜也起于此,对腰背部运动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的中心,活动度最大。其两侧横突较长,横突上有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起点亦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附着于其上。还有一些小的肌肉附着,腰部和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此处受力最大,易致附着的肌肉撕裂损伤,因损伤后激发的无菌性炎症,使邻近神经发生纤维变性,引起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1、2腰椎后部厚度大于前面;第4、5腰椎与之相反,而第3腰椎的椎体前后厚度相等。肌肉的牵拉杠杆力最强,尤其是横突左右不对称或横突向后偏斜时。当腰椎左右侧弯及扭屈活动时更甚。附着在横突上的有腰背筋膜之深层及腰方肌。当这些肌肉单侧收缩时,可使腰部向同侧前方弯曲,使横突与肌肉筋膜附着处受伤。同时也可因肌肉收缩牵涉而使腰神经感觉支受牵拉而产生疼痛。第1~3腰神经的后支穿过起于横突的肌筋膜行于横突背侧,当附着于横突的肌纤维组织因损伤产生粘连及瘢痕时,神经可受到嵌压产生疼痛。
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
2、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限局性肌紧张或肌痉挛。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
3、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4、压痛点用1%或0.5%普鲁卡因10~20mL注射后,疼痛及压痛消失。
5、根据压痛点及注射普鲁卡因有效,并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可鉴别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多能确立诊断。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骶髂关节损伤、梨状肌综合征作出鉴别。(见后面的病例分析)对少数难以确诊的患者,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诊断性注射利多卡因,疼痛立即消失,是有用的鉴别诊断方法。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多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可经过非手术治疗而缓解,少数顽固性患者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
1.第三腰椎横突注射治疗。
2.减少弯腰活动,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
3.慢性期可采用理疗、针灸等疗法,一般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
4.镇痛药物治疗。
5.中药治疗。
6.手术疗法:对症状严重,频繁发作、保守冶疗不愈、影响工作生活的患者,必要时作横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术,亦可作第三腰椎横突剥离或切除术。手术于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沿骶棘外缘切口,切开肌筋膜鞘,沿肌外缘找到横突尖部,在尖部周围切断附于其上的紧张的肌起止点及筋膜,分离并切除横突尖端1~2cm,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