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电烧伤抢救治疗护理体会首席医学网2008年12月22日10:16:13Mon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郭红霞,薛哲民,杨文霞作者单位: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加入收藏夹【摘要】 目的:探讨电烧伤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电烧伤患者护理,对护理方法、要点进行探讨。结果:治愈27例,好转3例,死亡0例。结论:电烧伤病情重,创面复杂,合并症多,致残率高电烧伤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应加强配合,精心护理。
【关键词】电烧伤;抢救治疗;护理
高压电烧伤除造成皮肤组织的凝同坏死外,往往有多种合并伤,伤情重、伤口深、面积虽不大,但常常多处致伤,损伤范围广,有的伤及肌腿、神经、骨骼还可致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损伤。在人体体表上有电流的进出口,在进出口处形成深度的烧伤创面,这种与电源直接接触的烧伤又称电击伤。通常将1000V以上的称高电压电。因电烧伤病情重,创面复杂,合并症多,致残率高,伤后心理问题表现突出,故护理是否正确、完善,会直接影响抢救治疗的成功和预后。我院2006年~2008年共收治高压电烧伤30例,经过医护密切配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岁~55岁。致伤电压1KV~110KV,3例为跨步电压击伤,27例为电接触烧伤。面积1%~30%,平均8%,均为深Ⅱ度~Ⅲ度创面,烧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其次为头、面、躯干,2例颅骨被烧伤,伤后5例出现不同程度昏迷,时间在30min内,其中1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就地抢救复苏后入院。本组有高空坠落史8例,合并颅脑损伤7例,多发性骨折5例,其中3例为开放性,2例为闭合性骨折。心电图检查有12例不同程度地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博等心电表现异常。30例住院期间行各种创面修复手术共51次,有14例行截肢(指、趾)术,7例术后创面继发性出血共10次。平均住院50d,治愈27例,好转3例,死亡0例。
2护理体会
2.1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查看病人,要详细询问受伤经过,平地受伤,还是高空落地;着地的部位及有无昏迷史及昏迷时间。详细检查全身,作出准确记录,给医生提供可靠依据。特别是头部检查更应细心,如发现或怀疑头部有损伤,即应剃净头发,必要时行头颅CT,以利于查看有无头皮裂伤,头皮下血肿,颅骨有无凹陷,避免造成头部损伤的漏诊。
2.2如病人受伤时有心脏停跳复苏史,或根据出口入口之间的路径估计电流经过心脏,要观察病人心跳的强弱、快慢、节律,有条件的可进行心电监护。
2.3如病人有精神神经症状,或有昏迷史,要严密观察神志变化,因为电流通过中枢神经,可使中枢神经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精神症状。伤后一周内,要观察血压、脉搏、瞳孔的变化,有无定向障碍及肢体的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变化。
2.4注意观察尿量
有无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并观察颜色及比重,作出详细记录,定时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及尿比重检查。一般早期每小时尿量维持在50ml~100m1之间。由于严重电击伤常伴有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因此,要积极预防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要加快补液速度,以减少肾功能的损害,并报告医生以便进行调整补液量、应用溶质性利尿剂、碱化尿液的处理。减轻肾功能损害。
2.5严密观察患肢水肿程度,肢体未梢循环,皮肤颜色,如肢体严重水肿,及时报告医生尽早进行深筋膜切开减张,以改善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并检查坏死肌肉的位置及广度,进行切除引流,尽可能解决肢体进行性坏死问题,为挽救肢体创造条件。
2.6注意精神心理护理
通过本组病人护理中,可看出电击伤病人残废率高,近半数病人行截肢术,未被截肢的治愈病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病人思想负担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产生厌世感,而对上述情况,护士应细心观察病人心理活动。作出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2.7防止肺部感染
勤翻身、拍背、擦浴,但动作要轻,避免猛翻猛放,动作粗暴,造成动脉压增高出血。
2.8如果电流经头部进入,很容易引起眼部损伤
高压电击引起的眼部损伤包括电击性白内障、眼睑畸形或缺损、角膜烧伤、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损伤等。其中最常见的为电击性白内障和眼睑损伤,因为电击伤经常危及患者生命,常常忽略了对患者眼部症状和视力的注意观察,经常在事故后一段时间方被发现。导致病情的延误。
【参考文献】 [1]常致德,张明良,孙永华,等.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10-124. [2]吴伯瑜.电烧伤61分析[M].上海:全国电烧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2. [3]方三杨,吾中立,高学书,等.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46.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