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绒毛基质微血管消失,从而绒毛基质积液,形成大小不等泡,形似葡萄,故称为葡萄胎(hydatidiformmole)。有完全性怀部分性之分,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临床诊断葡萄胎皆系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部分葡萄胎伴有胎盘组织或/及胎儿者,则冠以部分性葡萄胎。在自然流产的组织中发现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样变性,但不诊断为葡萄胎。
葡萄胎的绒毛脱落后随血循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破坏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肿,为恶性葡萄胎的另一特点。这种特征便于用为划分良、恶性葡萄胎的界限。因此,我们认为进入血循环而绒毛不造成所在部位破坏性病灶者属于良性,反之即为恶性。
葡萄胎的水泡样组织已超过子宫腔范围,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或在其他部位发生转移者,称为恶性葡萄胎。发生的机会为5%~20%的葡萄胎恶变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发生恶变者。
恶性葡萄胎的临床分期
Ⅰ期:病变局限于子宫。
Ⅱ期:病变自子宫向外扩散,但仍局限于生殖器官。
Ⅲ期:病变扩散至肺。
Ⅳ期:病变扩散至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