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结核病卷土重来,构成对人类健康的新危害其中我国最严重,受结核菌感染人达4亿,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25万。控制结核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结核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受许因素影响,肺结核误诊率依然很高。本文就我院近1年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32例误诊原因做以下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在8~72岁之间。居住农村为28例,城镇4例。误诊时间最短1 2讨论
肺结核是 2.1自身延误方面(1)一部分病人,自觉症状轻微,未引起重视,未到医院就诊。(2)有些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症状,常常自认为“上感”,自用退热、消炎药而未到医院检查。(3)无自觉症状,健康检查时才发现。 2.2医源性误诊方面(1)基层医生对结核病认识不足,缺乏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不充分利用已经普及的X线摄片,不彻底检查就对症治疗,待病情严重时才被迫转到上级医院。(2)有些肺结核如粟粒型肺结核,常以高热起病,易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相混淆,特别是有些病人合并感染,白细胞偏高,故容易掩盖真相。(3)像粟粒型肺结核,早期X线不显影,而基层医院条件有限,不能做相关检查。(4)综合医院的局限性,在一般综合医院,病人发热往往考虑其它疾病,进行各种治疗不见好转,方想到可能是结核。(5)肺外症状突出时,往往转移注意力,如发热时肝肿制剂的病人,妇女产后或其它手术术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降低肺结核的误诊率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面向社会宣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使大家对结核病有充分的认识,懂得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使其对该病重视起来。②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全面掌握肺结核病的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③病人发热、咳嗽、咳痰经两周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应考虑肺结核,及时摄片检查。④对有结核病家族史或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应首先考虑肺结核。⑤对年龄较大咳痰带血的病人,一定要行CT检查。⑥对刺激性干咳,抗炎治疗无效而胸片正常者应行纤支镜检查后取病理,以排除支气管内膜结核。⑦对高热不退,抗炎治疗无效者,两周后再次做胸片检查。⑧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病人、妇女产后、大手术术后一旦出现发热,应想到肺结核。 综上所述,肺结核一定要早期诊断,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130500吉林省结核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