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目前在国外已成为疝修补术的主流术式[1]。国内大中型医院开展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中,以Rutkow手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最为广泛。有关其应用于各种腹股沟疝、股疝及切口疝报道较多,但就其在滑动性疝,尤其合并嵌顿时的应用,尚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异物存留增加感染机会易导致术后复发。通过我们多年的实践,认为采用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治疗腹股沟滑动疝,临床效果良好。具体手术操作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遵循滑动性疝经典的手术原则:滑动性疝其疝囊壁由不完全被腹膜脏层所包绕的脏器构成,同时滑出的脏器又构成疝内容物,临床上发病率较低,术前诊断困难,对于难复性疝及合并其他消化道、泌尿系症状者要提高警惕,术中应将参与组成疝囊的器官与疝囊分离,还纳回腹腔,重建内环口,按要求高位结扎疝囊,修复腹壁缺损,行Rutkow手术时,笔者认为必须打开疝囊,明确疝内容物,分清其性质,清楚认识疝本身的类型,重建内环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位结扎”,不能不打开疝囊直接将其回纳,使大疝囊成小疝囊;(2)避免损伤疝囊壁的组成器官:对于术前不能明确诊断的难复性疝及嵌顿性疝,术中要考虑到滑疝的可能,沿解剖层次逐层分离,必要时粗针穿刺明确包块性质,根据我们的经验,除巨大滑疝,其内容物坠入阴囊者少见,多表现为腹股沟区难复性疝或形态不规则包块;(3)注意腹股沟区神经的保护:轻柔操作,清晰认识腹股沟区解剖关系尤其了解神经分布走行,不仅在传统术式中强调,对于补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也有意义,虽然神经损伤产生肌肉萎缩,引起复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它直接导致术后患者局部疼痛、烧灼症状等自觉症状的产生,首次手术患者术后因神经损伤产生疼痛者少见,对于复发性疝,不仅要避免损伤,尤其是缝扎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及生殖神经,而且在固定补片内侧时要避免把补片缝扎到高度敏感和神经分布丰富的耻骨结节和耻骨膜上,而要固定在该处的腱膜组织上。对于术后感染可能性大,如嵌顿时间较长,渗出较多,疝内容物为结肠的患者,除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外,宜选用巨孔补片,避免细菌潜伏于补片内,阻挡巨噬细胞进入补片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1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与进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