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动脉瘤

血管重建处理颅内巨大动脉瘤

2009-12-06 www.178yy.com A +

血管重建处理颅内巨大动脉瘤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史继新教授近日采用颅内血管重建技术处理6
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取得满意疗效。为巨大动脉瘤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直径大于或等于25毫米的颅内动脉瘤称为颅内巨大动脉瘤,其发生率约占全
部颅内动脉瘤的3%~6%。由于动脉瘤体积大,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
一部分,穿支及分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加之瘤颈宽大,瘤内常有血
栓形成,使得动脉瘤直接夹闭甚为困难。再加上动脉瘤本身的阻挡,动脉瘤破裂
后出血等因素导致动脉瘤周围结构不容易直视,载瘤动脉的控制较为困难等原因,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处理仍是当今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
  史继新教授采用颅内血管重建技术处理6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其中海绵窦内
巨大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MCA)巨大动脉瘤两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动脉瘤
1例。动脉瘤最大直径在2.8~7.0厘米。在3例海绵窦内动脉瘤中,两例孤立并切
除动脉瘤后行颈部颈内动脉-大隐静脉-床突上颈内动脉端端吻合术,1例切除动
脉瘤后行颈部颈内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主干吻合术;两例MCA巨大梭形
动脉瘤中,1例在切除动脉瘤后行载瘤动脉端端吻合术,另1例位于MCA分叉部的
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切除后将MCA主干与其中一个分支行端端吻合,而将另一分
支端侧吻合在已与MCA主干吻合的分支上;1例巨大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动脉瘤,因
对侧椎动脉已被血栓闭塞,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在施行颈外动脉-大隐静
脉-大脑后动脉吻合建立高流量分流后,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切除动脉瘤。
6例病人中,手术后恢复良好者4例;1例深低温体外循环辅助治疗的椎基底动脉
瘤病人手术后3天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四肢活动良好,但术后第四天因肝硬
化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再行开腹止血,术后肝功能恶化,血氨显著升高并出现肝昏
迷,经近3个月治疗后肝脏功能改善,病情趋于稳定;另1例海绵窦内动脉瘤病人
术后在抗凝治疗期间死于意外颅脑外伤所致的颅内血肿。
  史继新教授同时指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在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
对相邻的动脉和重要分支动脉、载瘤动脉以及动脉瘤周围神经结构的操作。根据
动脉瘤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显露动脉瘤颈和其周围结构,是减少动
脉瘤分离过程中破裂的重要因素。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仍然是既能消除动
脉瘤又能保留载瘤动脉的瘤颈夹闭术。但在多数病人,很难施行瘤颈直接夹闭,
而必须进行动脉瘤孤立或切除手术。动脉瘤孤立意味着必须永久性牺牲载瘤动脉,
因此手术前必须检查病人的侧支循环情况,以确定能否耐受载瘤动脉阻断。考虑
到球囊闭塞试验所致脑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术前血管造影检查时仍应首先进行
简单易行的交叉循环试验,对交叉循环显示发育良好者,再行球囊闭塞试验,但
即使术前能耐受球囊闭塞试验者,仍有部分病人颈内动脉阻断后仍会出现脑缺血
症状,为预防此种缺血性并发症发生,对即使难受球囊闭塞试验的病人仍应进行
低流量颅内外分流手术如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吻合,对于交叉循
环试验显示发育不良的病人,不必再行球囊闭塞试验,应与不能耐受球囊闭塞试
验者一样,选择移植血管施行高流量颅内外分流手术,以保证充分的脑血供。





::相关评论::::相关文章::没有相关文章::推荐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