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Muscarinism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一般经数分钟至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一)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发生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二)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头晕、头痛、幻觉、谵妄、昏迷、抽搐、精神错乱等症状。(三)毒蕈碱样症状:流涎,多汗,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瞳孔缩小,气促,急性肺水肿,呼吸抑制。(四)血液系统症状:可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严重溶血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五)周围神经炎症状:可有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麻木或强直。(六)阿托品中毒样症状:可有兴奋、狂躁、心动过速、瞳孔散大、惊厥、昏迷等症状。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一)蕈类鉴定,将剩余蕈类送到专业部门进行鉴定有助于诊断。(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三)尿中含铁血黄素测定。(四)肝功能检查。(五)心电图检查。(六)肝肾B超检查。王玉玮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一)肝肾功能、心电图、尿有相应变化。(二)胃内容物鉴定。取早期胃内容物,用化学方法提取毒蕈碱,注入青蛙体内,可见蛙心处于舒张状态,再注射阿托品后,又可使蛙心恢复状态。(三)毒物鉴定。对食用的可疑毒蕈,可用动物实验协助确诊。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一)病史:有食蕈类病史,在食后数小时或10余小时迅速出现症状,常多人同时发病。(二)临床表现:可有上述临床表现。(三)实验室检查:可做胃内容物鉴定及动物实验协助诊断。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一)加速毒物排出:1.催吐。2.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0.3%-0.5%鞣酸溶液及浓茶等反复洗胃。3.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导泻。如有严重呕吐及腹泻,则不必导泻。4.中毒超过8小时者,可采用高位结肠灌肠,以清理肠道。(二)出现副交感神经症状者给予阿托品治疗。轻者0.5-1.0mg,儿童0.03-0.05mg/kg皮下注射,每30分钟至6小时1次;重者1-2mg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1次,或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直至出现阿托品化时减量,维持至症状缓解。如同时有阿托品样症状者,应慎用或不用阿托品。(三)溶血型者宜用5%碳酸氢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碱化尿液,防止肾功能衰竭。(四)中毒性肝炎型者给予二巯基丁二钠,0.5-1g,稀释后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共1-2天。症状缓解后,每日1-2次,共5-7天为1疗程。或用5%二巯基丙磺酸钠溶液5ml,第1天每6小时1次肌肉注射,以后每日1-2次,共5-7天为l疗程,同时用护肝药及B族维生素治疗。(五)严重毒蕈中毒者,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400mg/日或地塞米松10-30mg/日加入输液中,分2次静脉滴注。(六)有出血症状者,根据凝血机制障碍的情况,给予凝血因子或输新鲜血。(七)有烦躁、幻觉、谵妄、抽搐者给予镇静剂;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王玉玮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一)排除毒物: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用浓茶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碘酒20滴加水500-1000ml)、导泻。(二)解毒剂的应用:巯基药物适用于毒蕈伞肽类毒素中毒并有肝损害者,常用二巯基丁二酸钠0.5g稀释后静脉注射,6小时1次,好转后减量。也可注射5%二巯基丙磺酸钠,0.1ml/kg,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一天3-4次,第二天2-3次,以后每日1-2次,共用7天。有毒蕈碱样中毒症状者可给予阿托品0.03-0.05mg/kg,皮下或静脉注射,15-3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减量维持。如同时有阿托品样症状者,慎用阿托品。(三)激素治疗:有溶血及出血倾向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四)对症处理:有脱水酸中毒症状者,可静脉补液,酌情加入碱性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可应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同时注意保护各脏器功能。王玉玮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一)预防:主要是加强食品检查,教育炊事人员不食用未经证实确属无毒的蕈类。(二)预后:毒蕈中毒的预后亦与毒物成份相关,或经抢救而痊愈,或因毒性凶悍而致死。导致死亡的原因多为肝厥、肺衰、肾衰。王玉玮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一)涌吐排毒法:用于食入毒蕈在3-4小时内,症见胃脘疼痛,欲吐而吐不出者。1.圣散(黎芦6g,防风10g,瓜蒂6g,或明矾6g),煎水顿服。2.甘草60g,瓜蒂7个,玄参60g,地榆15g(或苦参30g),水煎服。3.盐水或绿豆汤洗胃。(二)中和解毒法:用于毒物已进入肠道,症见胃脘剧烈灼痛。吞咽困难,并有持续性呕吐者。1.榆树面60g,鸡蛋清5个,调成糊状服下。2.生黄豆120g,生绿豆60g,共捣碎加入米泔水服下,2次/日。3.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口服。(三)泻下排毒法:用于毒物已由胃入肠,部分已吸收者。1.厚朴10g,大黄6g,以水100ml,煎至60ml顿服。2.玄明粉15-30g,冲服。3.番泻叶15g,泡水服。(四)利尿解毒法:用于毒物己被吸收入血脉、脏腑者。1.车前草、白茅根各30g,煎水服。2.绿豆、白糖适量,煎汤服。3.五苓散18g,白糖30g,水调服。4.六一散15g,水调服。(五)解毒蕈毒法:1.白矾6g,香油1盅,调匀,开水冲服。2.甘草120g,煎汤频服。3.绿豆120g,生甘草30g,丹参30g,连翘30g,石斛30g,白茅根30g,大黄15-30g,水煎服,日夜各1剂,必要时6小时1剂。4.金银花30g,甘草15g,水煎服。5.鲜梨树汁1500-2000g,冷水洗净后捣烂,再加冷开水少许榨汁,分多次灌服。1.迟兆富编《医师速查丛书・神经科速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P2992.王玉玮编《医师速查丛书・儿科速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P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