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推荐到首页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05期2/4页1234
2.6其他对乙酰氨基酚也引起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过敏等[1]。
3对乙酰氨基酚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相互作用。长期饮酒者服用该药可加重肝毒性;与磺胺嘧啶、smz合用,可使磺胺嘧啶、smz作用加强和延长,加重肝毒性;与甲氧苄啶合用,可增加甲氧苄啶的作用,而引起血小板或白细胞减少;与氯霉素合用,可使氯霉素作用加强和延长,两药不良反应均增加;与咖啡因、可待因、曲马多合用镇痛作用增加;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水杨酸钠、二氟尼柳合用,血中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升高,加重两药的不良反应与肾毒性;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抗凝作用增强和延长,易发生出血;与金刚烷胺合用,退热作用增加;与吗啡、度冷丁、考来烯胺、阿托品、丙胺太林、活性炭合用,延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降低疗效;与避孕药合用,加速对乙酰氨基酚代谢,降低镇痛作用;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药酶诱导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加快药效降低,加重肝毒性;与喹诺酮类合用,加重中枢神经不良反应;与齐多夫定合用,两药清除率降低,毒性增加[2]。
4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
成人口服每次0.3~0.6g,每日0.6~1.8g,1日剂量一般<2g,最大日剂量不超过4g,退热疗程不宜>3天;镇痛疗程不宜超过5天。儿童12岁以下按体重每次10~15mg/kg,或每日按<1.5g/m2,分次服用,疗程不宜>3天。按年龄计3岁每次<160mg;4~5岁每次<240mg;6~8岁每次<320mg;9~10岁每次<400mg;11岁每次<480mg;每4h或必要时服1次。肌内注射成人每次0.15~0.25g。以上剂量是在无其他药物或无酒精干扰情况下的安全剂量,若患者饮酒或空腹或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应调低剂量或禁用[9]。
5对乙酰氨基酚与抗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抗感冒药,很多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5.1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小儿抗感冒神奇小儿新速效感冒颗粒,时美百服宁,小白糖浆,泰诺口服液,海王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护彤小儿感冒冲剂,思普诺儿童伤风素片,娃娃灵口服液。
5.2中西药配伍用的抗感冒药如速感宁胶囊,感冒灵胶囊,维c银翘片,999感冒冲剂,感特灵。
5.3西药抗感冒药如泰诺酚麻美敏片,泰克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达诺片,白+黑日夜片,百服宁,菲迪乐(氨酚曲麻片),快克胶囊,海王银得菲,康降得,感立克,感片,速效伤风败胶囊,海天感冒冲剂,扑感灵,丽珠感乐,雷蒙欣片,金刚感冒片,快可,可立克,感冒清,菲斯特,特灵日片,轻克,感清胶囊,康普胶囊,索多劳胶囊,特丹片,常欣片,康美利乐片,幸福伤风素片,撒利痛,加合百服宁,双朴口服液,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由于疗效确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我国也广泛推荐于儿童和成人的感冒发热头痛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发热和头痛。在美国是消耗量最大的非处方药镇痛药,也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给人们治病带来功绩的同时,也带来几分的忧虑,由于使用不当也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毒性,该药对肝的毒性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一些敏感患者即使是正常剂量和用法,哪怕是1~2次服用也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致命性的毒性,可见,要重视对该药的正确使用。要认真权衡利弊,不要过量使用,尽量采取最短疗程,最低有效剂量,对高危人群更要慎重用药,对药物不良反应要时刻提高警惕,尤其要查肝功能。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出现中毒要及时采取措施,要减少该药的吸收,促进排泄的同时要及早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只要在服用该药之后10h内给予n-半胱氨酸,患者就不会死亡[14]。对乙酰氨基酚是非处方药,且含有该药的复方制剂的抗感冒药也大多数都是非处方药,它都不需要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从零售药店购买到,自我判断来使用,这样从销售和使用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患者缺乏对该药的治疗剂量和中毒的认识或者不按医嘱使用,发生不良反应和中毒的机会就比较高。还要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通用名字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有很多的商品名,再加上复方制剂就更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消费者使用该药或含有该药的抗感冒药时,要认真读懂说明书,多些咨询执业药师,避免重复使用而发生中毒,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长期饮酒者,肝病或病毒性肝炎应慎用,肾功能不全慎用。有关部门要加强该药的销售和用药指导,使患者能正确使用该药。
2/4页1234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