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一种常见于欧美国家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其发生初期,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就已遭破坏,而这种破坏却往往是“静悄悄”且可以毫无症状地持续数年,令人无法察觉。直到某一天患者视力急剧下降,或是四肢麻木无力,严重者演变至失明或瘫痪。然而,这样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疾病,却由于症状多样且隐蔽,有八成患者遭遇误诊,仅有1/3的患者能找对神经科就诊,这其中又有一些被误诊为“中风”。推荐阅读各大行千亿资本再融资计划已上报国务院股市跳水申万网络又堵巨额融资利空获利盘重创亚太股沪迪士尼拆迁补偿与房价差距巨大中央经济会议或延至12月10日以后新兴产业振兴规划望年底出台五大军工集团整合提速(附股)谢国忠:明年经济将二次探底
对此,神经科专家提醒,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排除多发性硬化的可能。如果患上此病,则应进行有效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延缓复发。
文/记者涂端玉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五科主任刘卫彬教授
“治标”“治本”应同时进行
“尽管多发性硬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不能治愈的疾病,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治疗。它的症状和疾病进程是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刘卫彬表示。
“由于多发性硬化表现复杂多样,每个患者的症状可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个体化治疗,譬如针对便秘使用泻药、针对慢性疼痛使用阿司匹林等。”她表示。
“治本”的同时也应“治标”。她指出,目前针对多发性硬化的药物治疗主要可分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症治疗药物和疾病修正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其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缩短急性期的持续时间和减缓症状,一般多采用大剂量短程疗法。因为如果用这类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会产生许多内科并发症,例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
另一类重要药物为疾病修正药物。“它可以改善自身免疫系统紊乱,降低免疫系统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刘卫彬介绍,干扰素-β是重要的疾病修正药物。多发性硬化患者使用干扰素-β后,该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性可以减少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甚至可以降低部分患者的残疾发生可能性。
神经科专家普遍认为,一旦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就应尽早进行最有效的疾病修正药物治疗,因为对于中晚期多发性硬化块,药物不可对其实施逆转。
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两三倍
“多发性硬化在欧美很多国家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亚洲会低一些,但近年来我们临床统计发现,我国的多发性硬化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五科主任刘卫彬教授介绍,通常认为,多发性硬化与环境和病毒因素密不可分。“研究发现,它的发病率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即离赤道愈远发病率愈高。”病毒可能诱发其发生,有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会发生病毒抗体增高。
“多发性硬化严格来说不是遗传疾病,但假如家族中有一人患多发性硬化,则其他近亲患多发性硬化的几率也相对提高。从年龄和性别来看,多发性硬化常见于20~50岁的人群,青壮年时期为发病高峰。女性患病率大约为男性的两三倍。”刘卫彬介绍。
可导致突然失明或者瘫痪
“这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病灶位于脑部和脊髓,它是除外伤之外最容易致残的疾病之一。”刘卫彬表示,多发性硬化的“硬化”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皮肤、关节等身体其他部位,肉眼看不到任何“硬化”表现,由于潜伏性强,所以威胁巨大。
据介绍,多发性硬化主要侵犯脑、脊髓和视神经。根据病变部位不同,患者可出现多种表现。“如果是视神经被破坏,可能出现急性视力衰退,甚至几天内就失明。如果小脑有病灶,则可能逐渐出现走路不稳、手抖等。”刘卫彬介绍,如病灶发生在脊髓内,可能出现尿失禁。此外,很多患者在病变过程当中将渐渐体会躯干和四肢无力、麻木、刺痛、烧灼等感受,直至瘫痪、无法行走。
据介绍,在美国,多发性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致残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车祸。“患了多发性硬化后,病人的自杀率非常高,因为不堪忍受疾病折磨和身体残疾,而且很多病人的预后都不太好。”刘卫彬介绍。
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中风
“多发性硬化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公众甚至包括很多基层专科医生的足够重视,所以误诊率非常高。我们问诊发现,有将近八成的患者曾去过其他科室就诊,黄金治疗时间可能就此偷偷溜走。”刘卫彬介绍,由于视力障碍,患者或求医眼科;由于四肢麻木、无力,或到骨科、风湿科、中医理疗科就诊;由于尿失禁,曾咨询泌尿外科……
“仅有不到1/3的患者直接找到了神经科就诊,但哪怕这样,也还是有很多病人被不太了解多发性硬化的基层神经科医生错当成"中风"收治,因为两者有不少相似症状。”她表示。
“其实早期识别究竟是中风还是多发性硬化并不难,首先,中风病灶发作更急,但多发性硬化哪怕急性发作也得前后延续几天时间;中风在24小时内做CT就能发现病灶,而多发性硬化一般照不出来,只有核磁共振才能找到;中风绝不会引起视力大跌乃至双目失明。”刘卫彬说。
“早期识别是否是多发性硬化非常重要,因为早期介入治疗,能有效缓解此病多种症状达相当长时间,而且能尽量控制复发。”刘卫彬强调。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检查确诊是否为多发性硬化。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责任编辑:和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