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多汗症

多汗也是病 三种原因引起多汗症

2009-12-06 www.ccn.com.cn A +

  有些人的手足爱出汗,给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例如,手部爱出汗的人在考试时能把整个试卷都浸湿;足部多汗的人的脚和袜子总是湿的,会发出难闻的臭味;还有些人是两侧腋窝爱大量出汗,易将背心、衬衣湿透。
人们往往以为出汗多只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在医学上,多汗也是一种病,被称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它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青年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可达到2.8%。
那么,引起多汗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治疗呢?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医生陈金波博士。
三种原因引起多汗症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陈金波医生介绍,多汗症在临床表现上分两型:一是局限性多汗症,多开始于青少年时期,有的有家族史,可持续数年,但在25岁之后会有一个自然减轻的趋势。最多见的部位是掌跖、腋下和腹股沟。二是泛发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全身疾病引起,要针对原发疾病积极治疗。
多汗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使交感神经发出过多、过强的兴奋刺激,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事实上多汗症的病人汗腺结构上并无变化,只是一种功能的亢进。
陈金波医生介绍说,引起多汗症的原因较多,从发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更年期绝经、垂体功能亢进等)、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疟疾、结核等)和长期生病造成体质虚弱,只要这些全身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多汗的状况就能得到解决。二是情绪性出汗,由于高度紧张和情绪激动造成,是因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内服一些镇静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具有暂时性的疗效,但有口干等副作用。三是味觉性出汗,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多汗,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进行治疗,只须忌口。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手足多汗的治疗,陈金波医生介绍说,还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常见的全身药物治疗、局部外用药、外科手术等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1、全身药物治疗
如果是全身性继发性多汗症,则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高热、治疗甲亢等。药物主要为抗乙酰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虽能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减轻多汗的症状,但是疗效较差,达到临床疗效时即出现副作用,如口干、眼干、视力模糊等。至今为止,尚无有效、副作用小的全身治疗多汗症的药物。
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多汗症局部外用药物多用于特发性局限性多汗症,常用药物为收敛剂,比如10%甲醛溶液、50%戊二醛溶液、5%鞣酸溶液、5%明矾溶液、5%醋酸铝溶液等,这些药物共同的作用是具有收敛作用,使汗腺开口闭锁,使皮肤干燥,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严重的刺激性皮炎。20%-25%的水合氯化铝溶液或者15%三氯化铝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较少,用法为晚上将药涂在双手多汗的地方,用吹风机吹干,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由于多汗症到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因此建议更多的还是局部用药。
3、外科手术治疗可有两大类
一类为直接破坏汗腺,主要是腋部汗腺组织切除,但如果切除不干净,术后仍有可能出汗,还可能伴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还有微小切口刮除术,在局部做切口,将刮匙放进去反复刮除汗腺组织,以破坏汗腺管,但很难完全清除。肿胀脂肪抽吸术是局麻后用注射器在皮下脂肪处反复抽吸脂肪,尽可能抽吸和破坏汗腺和导管,此法破坏性相对较小,留下疤痕也较小,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另一类为交感神经切断。多通过内窥镜来完成手术,适应症为腋部多汗症、手部多汗症和多种治疗方法失败的病例,在内窥镜下对腋部多汗的患者切断双侧胸4神经,对手部多汗的患者切断双侧胸2神经,其止汗率可达到98%,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会发生代偿性多汗症。足部多汗症不能进行腰部交感神经切断术,否则术后有可能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此法虽有效率较高,被很多小医院所推崇,但由于为胸腔内创伤性的手术,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此外还有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治疗方式,但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在预防方面,陈金波医生建议多汗的朋友常用冷热水轮浴,可以先用冷水洗,然后用热水洗;勤换内衣;穿透气的鞋和袜子。如果是精神性或者功能性多汗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好转。责任编辑:(王彦艳)顶一下(0)0%踩一下(0)0%------分隔线----------------------------上一篇:狂犬病疫苗非法添加核酸物质涉嫌造假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