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概述】 返回 是一种起病于儿童,临床上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部的肌肉抽动,伴有语言障碍等症状为主的综合征。【诊断】 返回 一、起病于儿童,多在5~15岁之间。 二、症状特点: 多部位,不自主的、突发性肌肉抽动,伴有爆发性发声和污秽语句,并有强迫意向和个性改变。首先从头面部肌肉抽动开始,逐渐发展至躯干部的抽动。发作时间一日少者十多次甚至达数百次。抽动毫无目的性。大部分数月数年后出现爆发性异常喉声。症状多在睡眠时消失,智力发育正常。 三、辅助检查: 脑电图、IQ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四、鉴别诊断: 需排除舞蹈症、癔病、癫痫。【治疗措施】 返回
药物治疗首选氟哌啶醇,起始0.5~1mg,2次/d尔后逐渐加量,每日治疗量2~8mg,用药1~2周后症状改善。为防止锥体外系副反应,可加用安坦2mg/日。其次泰必利也可用于本症的治疗,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加量,治疗量为0.13次/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