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的外科疗法

2009-12-06 www.zhzyw.org A +

首页-->颅脑疾病-->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的外科疗法耳源性脑脓肿的外科疗法耳源性脑脓肿大多由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所引起。发生于颞叶者多于小脑。以单个脓肿较为常见,当数病例可能形成多房性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大多由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所引起。发生于颞叶者多于小脑。以单个脓肿较为常见,当数病例可能形成多房性脓肿。

  若颞叶脓肿,未作及时引流,可能破入侧脑室,亦可通过小脑幕引起脑疝。小脑脓肿可因脑干疝入枕大孔,引起呼吸停止而突然死亡。

  亦有少数病例,因为脑脓肿的包膜形成较好,周围脑炎消退,因此症状消失,静止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及时而恰当地治疗耳源性脑脓肿,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脑脓肿的手术疗法中,以下两个问题必须要先加以考虑。

  一、手术的时机

  脑脓肿大致有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即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的脑脓肿可通过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由于脑炎期在适当的药物治疗下,可以消散而不形成脓肿,并且不适当地探查大脑会加重脑水肿,扩散感染。因此,一般在初期脑炎阶段,应采用药物治疗。而手术引流的最适当时间是在包膜形成期,于确定诊断后,即应对脓肿进行引流。

  急性型脑脓肿病人,病起甚速,病情险恶,极快发展为弥漫性脑炎,并且脓肿迅速扩大,簋可能在包膜形成前突告死亡,而紧急手术是抢救生命的有效方法。因此,耳源性脑脓肿的手术时机,不应机械地规定时间,而应严密、认真和仔细地观察,随不同的病型而定。

  二、手术的途径

  脑脓肿的手术引流途径有二:①由五官科通过乳突感染区进入颅内;②由脑外科开颅钻孔通过清洁区进入颅内。一般若在乳突手术中发现鼓室盖或颞骨内骨板有骨质破坏、硬脑膜瘘管及来自脑部的脓肿,可就乳突腔内途径抽脓引流。若在乳突腔内说查无骨质破坏区,应以开颅钻孔的途径较为合宜。但是亦要根据病情和是否具备脑外科的条件而定。在完善的脑外科的治疗下,脑脓肿大多可以治愈。若缺乏脑外科的条件,五官科应当积极地尽力抢救。以下的方法是适用于缺乏脑外科条件下的手术措施。

  手术器械

  脑脓肿的手术需要一只带有刻度的钝头引流脑针,穿刺引流较为安全。

  耳源性脑脓肿,脓肿成熟期。

  术前准备

  同乳突根治术。

  局麻或全麻。

  手术方法

  1.作耳后乳突单纯凿开术,暴露鼓窦。如发现鼓窦盖或乙状窦骨板有骨质破坏,或有硬脑膜瘘管,可顺此途径引流。若未见骨质破坏者,颞叶脓肿可凿开鼓窦盖1-2cm。小脑脓肿应该紧靠乙状窦内侧,在此窦与后半规管之间的硬脑膜区进入。

  2.将暴露的硬脑膜以碘酒和乙醇严密消毒,并按无菌操作原则持脑针向内轻轻插入,不可用力,并避免任何横向动作,以免撕破脑组织。一般在颞叶脓肿进入1-4深度,即可碰到脓肿的包膜,此时常会遇到轻微而明确的阻力,稍稍增加力量,即可穿过脓肿壁进入脓腔内。并间歇地抽出脑针的针心,脓液即自行流出。小脑脓肿较浅,一般在进入脑皮质1-2cm即可到达脓腔。

  3.若脑针进入一定深度,尚未见脓液流出,则应改换角度,另行探索,切勿插入过深。

  4.若脑针中流出澄清液体,则说明进入侧脑室,应拔出脑针。

  5.脓液最好任其从脑针自行流出,不要抽吸或灌洗,因为颅内的压力足以使脓液排出,若遇粘稠性脓液,排出不易,可以轻轻抽吸。当脓液排完后,准确记录穿刺的部位、方向及深度,以备重复穿刺。

  6.脓液排完后可注入青霉素20万u、链霉素1g,亦可注入2ml碘油或钡胶浆以备造影。

  7.抽脓后,鼓窦乳突腔内可松松地塞入碘仿纱条一根,并加入适量抗生素或碘胺粉。每天换药。一般脑脓肿腔内不放引流管。约经1-2次或3-5次穿刺抽脓,可获痊愈。

  注意事项

  1.脑脓肿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脑疝,尤其是小脑脓肿。由于颅后窝地位狭小,并且与脑干邻近,可突然发生枕大孔疝,患者9731248:

脑脓肿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的外科疗法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相关链接脑脓肿的预后预防脑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脑脓肿的并发症烂牙不拔当心引发脑脓肿脑脓肿化验检查脑脓肿病因病理脑脓肿疾病概述脑脓肿病人的护理脑脓肿的治疗脑脓肿的诊断及鉴别精彩推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