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肺炎

肺炎的常见误区

2009-12-06 www.wzrb.com.cn A +

肺炎的常见误区http://www.wzrb.com.cn/ 2008年12月23日09:21

  医生提醒>>>

  加强体育锻炼,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是预防肺炎发生的关键。

  年龄大于65岁者或不足65岁但有心血管、肺疾病、糖尿病、酗酒、肝硬化和免疫抑制者(如器官移植者),可酌情注射肺炎疫苗。

  对于确诊为肺炎并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应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胃口情况和精神状态,若出现体温不降、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下降、食欲明显下降者,应及时就诊。

  对肺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以排除可能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

  (作者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这是肺炎患者急诊就诊的常见一幕。肺炎是指终末端气道和肺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和药物引起。其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性肺炎曾是儿童和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后因青霉素等抗生素发明,一度使肺炎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因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相关原因,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再降低并有所上升。

  医学上常把细菌性肺炎按患病环境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前者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炎,后者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是患者因其他原因住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肺炎的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取决于病原体和患者的状态。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伴或不伴发热,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医生常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和拍片影像等结果判断其严重程度,并决定是门诊、住院甚或住重症监护室治疗。

  常见误区>>>

  肺炎作为最常见的肺部疾病,许多人对其发生、发展和治疗均有不同的认识误区:

  止住咳嗽万事大吉

  部分患者习惯地应用止咳药物,不管咳嗽有痰无痰,总认为把咳嗽止住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内的异物,只有在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和休息时使用镇咳药物。

  贵的就是好药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这次用了高档抗生素,下回用低档的就没效了。”“我感到很难受,医生,你帮我用贵的好药,让我好得快一点。”这是不少市民的认识。其实,医学上是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原菌来决定选用哪种抗生素。决定抗生素是否有效是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在肺部的浓度,不存在“贵的就高档,便宜的就低档”之说,更无“用了高档抗生素,低档的就无效”之说。对单一患者来说,有效的就是好药,而不是“贵的就是好药”。

  一挂盐水就应好起来

  “昨天的药没效,你帮我换一种好点的吧。”是许多市民再次就诊时的想法,也是许多市民频繁换医疗场所的原因。其实,疾病的发展和好转都要有一定的时间,肺炎患者用了抗生素等药物后一般在48~72小时症状逐渐改善,在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才考虑是否换药,而一天一个不同抗生素的治疗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可能加重病情。这种“一挂盐水就应好起来”的一蹴而就的看病观念,更是诱导一部分医生在输液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以达到快速减轻症状的目的,但也使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加重。

  肺炎打几天针就好了

  “肺炎我也生过,打几天针就好了。”这是部分年轻患者的想法。其实,肺炎对于不同的患者,其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功能不全、糖尿病、肿瘤、尿毒症、嗜酒、久病体衰或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患者,肺炎很可能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应尽早住院治疗。

  急诊现场>>>

  患者:医生,我止不住地咳嗽,现在感到透气也吃力。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

  患者:大约一个星期前,当时没注意,以为像平常一样,咳嗽几天就会好的,也没吃药。前天开始咳嗽加重了,在诊所里输了盐水,没有用,昨天又到另外一家诊所挂盐水,但咳嗽更厉害了,昨天整晚都没睡,所以今天一早就来看急诊了。

  医生:咳嗽时有痰吗?

  患者:刚开始几天没有,后来有,但很难咳出来。

  医生:什么颜色?

  患者:开始是白色的,这几天变成黄绿色了。

  医生:你有感到发烧吗?

  患者:前天就感到发热、怕冷,当时诊所医生说39℃,今天还有发抖,刚才门口护士量体温是39.3℃。

  医生:有胸痛吗?

  患者:没有,但咳嗽起来肚皮很痛。

  医生:你吸烟吗?

  患者:吸的,每天2包左右。

  医生:我检查一下,你左侧肺底有罗音,可能是肺炎,需要验血和拍片。

相关链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