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痛

::新华报业网欢迎您

2009-12-06 www.xhby.net A +

 腹痛千万不要乱吃药
2006-06-1109:26:50  腹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腹腔内脏器的疾病所致,另外其他脏器的疾病亦可表现为腹痛,如腹壁的疾病,如感染、外伤,胸腔内脏器的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急性心肌梗塞,脊柱疾病,如胸椎结核、转移瘤,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铅中毒。皆可引起腹痛。因此对于腹痛的病人,除了应考虑腹腔内器官疾病引起外,也应考虑到腹腔外疾病所致。腹痛的病因是复杂的,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治才能找出引起腹痛的原因,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腹痛治疗的方法不同,所用的药物也不同,另外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在明确了腹痛的病因后再用止痛药物,否则会掩盖病情,使原有疾病加重。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腹痛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一、食管疾病的疼痛:其引起的疼痛多在胸骨下或剑突下,与吞咽关系密切。常见的疾病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剑突下,可放射到肩胛区、颈部、下颌、肩部,很象心绞痛,多在咽下或饭后出现,疼痛的原因为胃酸反流引起的炎症、痉挛、或溃疡,多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抑制胃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赛克等),及用促进胃蠕动(吗叮啉),不能乱用止痛药。  二、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疼痛:疼痛的部位在上腹部中线附近,常见病有: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慢性胃炎最常见的,多为上腹不适、胀痛、烧灼样痛,此外可以有食欲不振、反酸、烧心等,可服雷尼替丁、洛赛克等抑制胃酸,亦可服胃达喜等胃粘膜保护剂,但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或服药后症状未改善的,要及时进一步检查。  消化性溃疡病:其典型的腹痛应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痛,以前多有此类病史,此类治疗为抑制胃酸,用雷尼替丁、洛赛克,用药前最好先做胃镜检查。  三、胆道疾病: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其典型的疼痛为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其疼痛多较剧烈,多伴有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为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癌等。B超诊断能明确原因,这类疾病常需去医院诊治疗,其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结石梗阻而引起胆囊的平滑肌强烈收缩,解痉药物有阿托品及654-2等,主要是缓解疼痛,如果反复发作者需手术治疗,但中老年人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要慎用此类药物。  四、结肠疾病:其引起的腹痛多为绞痛,位于下腹部,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直肠病变可有里急后重,主要原因为:炎症、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结肠肿瘤等,这一类腹痛最好不要自己乱服药,要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否则会延误病情,如果为绞痛,也是因为肠道痉挛所致,可临时服解痉药,如654―2。  五、肝脏疾病:其腹痛多位于右上腹,为持续性疼痛,一般疼痛较轻,常见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肝癌,如有右上腹部疼痛要进一步检查,如查肝功能、B超,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除了晚期肝癌疼痛剧烈需服药治疗外,一般疼痛不需止痛治疗,而需治疗原发病。如果是晚期肝癌引起的疼痛,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镇痛剂。  六、胰腺疾病: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为持续性痛,可放射到后背部,常见病为急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胰腺炎为急腹症,常突然发作,而且腹痛比较剧烈,为持续性疼痛,常需去医院诊治,不应乱服止痛药。胰腺癌,多为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常伴有消瘦及食欲减退。常需经B超和CT检查方能确诊。  七、腹腔内血管疾病:如肠系膜动脉栓塞,缺血性肠炎。主要见于老年人有动脉硬化者,血管狭窄不能满足肠管血液供应需要时,可发生肠绞痛,其特点为饭后30分钟左右发生腹痛,可持续2~3小时,有时很严重,腹痛位于脐部附近。此疾病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引起腹痛的病因很多,也很复杂,有些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不主张病人自己买药治疗腹痛,尤其那些腹痛比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对那些过去有过溃疡、胆石症等病史,现又复发时,开始可以尝试服一些过去服过的药物,如不能缓解时,还需去医院就诊。还有一点需特别强调的是,日常百姓所指的止痛药,如索密痛、去痛片、消炎痛等镇痛药主要是治疗头痛、关节痛等疼痛的,对于腹部疼痛并没有止痛作用,长期服用还会引起胃肠道损害及肝功能损害,所以我们主张对于腹痛,有条件还是应该去医院诊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专家简介:吴毓麟,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大内科副主任,擅长于消化科疑难病的诊断,尤其是胆胰疾病、内镜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作者: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吴毓麟/来源:精品健康导刊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