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

肌电图F波变化诊断早期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2009-12-06 disease.39.net A +

  患者男,62岁。因双手指麻木7d,眼睑下垂伴下肢麻木、进行性上肢麻木1d入院。患者9d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双手指、足趾痛温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左侧指鼻试验欠稳准。脑脊液常规:蛋白0.55g/L,白细胞总数6×106/L;肌电图检查:右侧胫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4.6、46.5m/s,左侧胫神经、腓神经的SCV分别为46.2、47.4m/s,双下肢胫腓神经踝部F反射F波未引出,胫神经H反射H波波幅略低。入院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经给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营养神经等治疗两周,患者症状好转,复查肌电图示双下肢胫神经、腓神经踝部F波出现频率90%,潜伏期44ms,余电生理检查未发现异常。

  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早期脑脊液变化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辅助GBS临床分型。GBS患者电生理检查的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和F波、H反射异常,其中F波异常在GBS病程中出现较早且很常见(其异常率为81.3%~92.0%)。F波是出现于M波之后的肌电位反应,是向心冲动经过运动神经近端逆行传向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然后返回到远端肌肉的记录电极引起的电位反应。若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下降,前角细胞和运动轴索病变,即可出现F波频率降低。GBS患者的F波异常主要表现为F波缺失或出现率低、平均或最短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其中最短或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和F波缺失是诊断GBS高度特异且敏感度较高的指标。GBS发病早期,M波的MCV正常时即可出现F波改变,且动态观察F波各指标改变可提示近端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情况。GBS病变以神经根脱髓鞘为主,F波传导速度减慢,并可出现多相,持续时间延长,提示部分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当局灶性脱髓鞘造成部分运动神经纤维传导受阻时,保存完好的纤维可使F波潜伏期正常,但由于完好纤维数量减少,故F波较难引出或出现率降低。如果出现F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或其波形消失而远端传导速度正常,则提示病变在近端。脱髓鞘严重时,由于多数纤维受累,导致F波潜伏期延长。随着病情好转,F比值(即F波和H波潜伏期之比)可正常。因此,F波对GB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例患者发病初期电生理检查示MCV、SCV均正常,但双下肢胫神经、腓神经F波消失,说明GBS发病早期即有近端神经根脱髓鞘损害,与GBS常见的近端重于远端的临床症状相符合。患者经给予免疫及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F波出现,提示其近端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诊断GBS及动态观察其进展或恢复时,F波不失为一高特异性、高敏感性指标,且其操作简单,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实习编辑:陈俊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