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肉瘤

右侧引入页面

2009-12-06 www.cn939.com A +

把这篇精彩文章收藏到:

骨肉瘤(osteosarcoma)也称成骨肉瘤,从间胚叶细胞发展而来,是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原发骨肿瘤中骨肉瘤的发病率仅次于浆细胞骨髓瘤居第二位,其组织学特点是在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产生骨样和不成熟骨.典型的骨肉瘤来源于骨内,另一种类型来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与骨皮质并列。后者较少见,但预后稍好。骨肉瘤的3/4发生于10~25岁,最小年龄为5岁。男性较女性多两倍。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偶见于骨干,最多见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约占全部病例的一半,其次为股骨和肱骨上端,很少见于腓骨、骨盆和椎体。肢体远端发病者(如手、足)极为罕见。[症状体症]1.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继而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2.病变局部肿胀,有的迅速发展成肿块。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压痛重。可摸到血管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肿瘤增大及剧痛可影响关节功能。3.全身症状:消瘦贫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晚期出现恶液质。4.X线摄片:基本表现为新生骨形成和溶骨性破坏相结合。在长管骨干端偏心性骨质疏松,继之溶骨性破坏和骨质硬化,边缘模糊。当骨皮质破坏,可见软组织阴影和不规则的骨膜反应,呈codman氏三角或日光放射状阴影[诊断依据]1.多发于15 ̄25岁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管骨干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2.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3.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液质。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沈块,碱性磷酸梅增高。6.X线摄片之特征。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古方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骨肉瘤562例,生存期在5年以上者415例,生存期在3年以上者139例,无效8例。

>>>进入求医问药<<<

>>>进入中医交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