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鱼生,预防肝吸虫病发表时间:2006-7-26一、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大小胆管所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肝吸虫堵塞肝内小胆管,造成完全或不完全的阻塞性黄疸或发展成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严重的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二、患了肝吸虫病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1.急性期:出现寒战、高热、肝脾肿大、肝区压痛及黄疸。
2.慢性期:初期不一定出现症状,经过几年后才慢慢出现,最常见为消化道症状,如胃纳差,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隐痛、腹泻或便秘,病人消瘦常感到疲倦,重症患儿生长发育障碍,可出现侏儒症。
三、怎样患上肝吸虫病?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肝吸虫?
当人们吃了含有肝吸虫活肝吸虫囊蚴的鱼肉、虾肉,如鱼生、鱼生粥、未煮熟的鱼肉、虾生及未烤熟的野生小鱼等,就会感染肝吸虫。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粪检或验血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肝吸虫。
四、怎样预防肝吸虫病?
1.喜欢食鱼生(淡水鱼)的群众要改变个人不良饮食习惯,不食鱼生、虾生,避免“虫从口入”;
2.切鱼、虾的砧板、菜刀和其它器皿,要生熟分开洗净,防止交叉污染;
3.经常吃鱼生、虾生的群众,应及时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治,减少危害。
五、如何治疗肝吸虫病?
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其次为阿苯达唑,服用方法按医嘱。
六、服药期间要注意的事项?
最好在休息时服药、服药期间不要喝酒,不能作激烈运动,不要吃肥腻的东西。服药后不要再吃鱼生,否则会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