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与肛窦炎的区别www.csgcyy.com本站编辑2009-11-8
中医:混合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西医: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
中医: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脉络,或脏腑本虚,因排便、负重,经产用力,使肛门部经脉横解,瘀阻肛门而生。
西医:长期坐立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直肠静脉没有静脉瓣以及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是痔形成的基础,直接的病因有:
②腹内压增高。
③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
④长期的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等。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或肛门坠胀疼痛,初始为手纸染血,偶见滴血和射血,晚期则便后痔核脱出,轻者可自行还纳,重者则用手送回,局部有异物感,兼见大便秘结,或排便不爽等症。好发于肛门的右前、右后及左侧,即截石位3、7、11点处。
肛窦位于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开口向上,下端与肛腺连接。肛窦部可分泌液体,能润滑肛管部,有利于排便,对肛管起保护作用。如肛窦内积存粪便或被分泌物堵塞,则引起炎症即肛窦炎。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由于处于肛管以内部分,症状较轻,常被医生和病人忽视。其实,肛窦炎是许多肛肠病的潜在原始感染病灶。临床研究表明,约有85%的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炎有关。如直肠黏膜下脓肿、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肥大等,其原始病灶就是肛窦炎。 肛窦炎有急性慢性之分,慢性肛窦炎可无明显症状,或略有肛内坠胀或不适,偶见轻微隐痛或刺痛,排便时因局部刺激而有灼痛感。急性期则可有较为明显的肛内灼痛及坠胀感,肛门口可有较多的分泌物。若肛门括约肌受到炎性刺激后可反射性地出现痉挛性收缩,则会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疼痛和阵发性的钝痛。临床检查时,在肛门镜下可见肛隐窝充血水肿,有时甚至可见撕裂、糜烂和溃疡,肛隐窝的凹陷加深,且有黏液、脓液或血水等分泌物,多伴有肛乳头肥大红肿。
上一篇:痔疮盯上“80、90后”?!下一篇: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