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肛门闭锁

吴晔明,腹腔镜在婴幼儿肛门闭锁手术中的应用

2009-12-05 www.chemyq.com A +

前言比较小儿外科其他病种的腹腔镜临床应用,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应用相对开展较晚,并且其推广和普及程度也不同于其他术式,相对滞后,并存在一定争议。美国Georgeson等[1]2000年首先报道了11例腹腔镜辅助下将直肠经会阴拖出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其中7例为新生儿期先行结肠造瘘术后,二期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肛门直肠拖出成形术;4例为新生儿一期拖出,经短期随访后认为这种术式具有许多优点,主要为:术中能获得较好的直肠瘘管及周围结构的视野,并可准确地将肠管从提肛肌的中线位穿过,并有较好的腹部及会阴部的整形效果。此后相似手术在欧美、日本等国相继报告[2-6]。我国李龙等[7]也于2003年报告了腹腔镜在肛门闭锁患儿中的应用。从所有报告看,大多数对该术式持肯定态度,认为优于传统的经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但多数报告病例数仍较少,主要为早期的一些手术介绍,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经腹腔镜途径治疗先天性无肛的报告多数见于中高位肛门闭锁,主要为高位肛门闭锁病例,该手术途径改变了传统的经腹经骶开放性手术途径,通过镜下游离直肠,找到瘘管,并于镜下结扎瘘管后在镜下观察盆底肌肉,在视镜灯光照射下,通过会阴部电刺激,准确地找到...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