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癌
疾病介绍 肛门癌多发生在肛管或肛缘皮肤上,多为鳞状上皮癌,也有少数为基底细胞癌。生长在齿线的是肛管癌;生长在齿线下方是肛门周围癌或肛门缘癌。肛管癌多见于女性,肛门周围癌男性多见。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肛管及肛门周围,由肛管和肛门周围鳞状上皮发生,常因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长期慢性刺激损伤引起。肛门周围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发生原因尚不清楚,文献介绍与下列因素有关:慢性炎症,如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肛门尖锐湿疣、肛门白斑、骶尾部畸胎瘤等,均可视为癌前期病变。由于慢性长期刺激,引起细胞退行性变化,失去正常再分化能力,以致癌变。肛门周围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肛门鳞状细胞癌常有肛门部位不适和瘙痒。肛门边缘有小型肿块,生长缓慢。疼痛极轻微,当侵犯到肛管或者括约肌时则有疼痛。病程长后形成溃疡,局部则有触痛,其分泌物稀淡,常混有血丝。溃疡底部有灰白色坏死组织,周边外翻及颗粒状结节,很容易结痂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腹股沟淋巴结是转移的好发部位,也可向盆腔淋巴结转移。在诊断中早期局限的病变应与乳头状瘤、湿疣、血栓外痔、肛裂及肉芽肿性溃疡区别诊断。肛门周围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确诊必须取活检进行病理切片,对癌的分类及指导治疗很重要。肛门周围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在诊断中早期局限的病变应与乳头状瘤、湿疣、血栓外痔、肛裂及肉芽肿性溃疡区别诊断。肛门周围癌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腹股沟淋巴结是转移的好发部位,也可向盆腔淋巴结转移。肛门周围癌应该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按肿瘤部位、括约肌有无侵犯及腹股沟有无淋巴结转移而定。(1)局部切除:齿线下肛周癌,未超过肛周1/3,又未侵犯括约肌,多可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如肿瘤直径小于2cm,活动度好,低度恶化者,因肛周癌很少向直肠旁及肠系膜下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至少要环形切除肿瘤边缘外2.5cm皮肤,必要时切除一部分肌肉,皮肤不能缝合应行植皮术,预后多较好,多能生存5年以上。局部切除术时用高频电刀,可获得一个无肿瘤细胞的边缘。 2、放射疗法: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癌肿的局部情况,可使用X线体外放疗、镭放疗、60钴放疗、电子加速器放疗。亦可配合手术,术前应用放疗可提高切除率,术后应用放疗可减少复发。 3、化学疗法争光霉素对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均有疗效。争光霉素15~30mg,溶于生理盐水,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总量300~450ml为一疗程。肛门周围癌应该如何预防? 无特殊预防措施。 防癌应该从自己的生活行为中去取得。癌症的预防目前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降低发病率。如平时应注意参加体育锻炼,改变自身的低落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癌从口入;不吃霉变腐败,烧焦的食物以及熏、烤、腌、泡的食物,或不饮用贮存较长时间的水,不吸烟、不酗酒,科学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有营养的多种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和减少对大气、饮食、饮水的污染,可以防止物理、化学和寄生虫、病毒等致癌因子对人体的侵害,有效地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利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来减少癌症病人的死亡。在平时生活中除加强体育锻炼还应注意身体的一些不适变化和定期体检。如拍照胸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做B型超声波扫描、甲胎蛋白测定,可揭示肝癌;做常规阴道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食道拉网检查、纤维食道镜、胃镜、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因此,一旦发现身体患癌症之后,一定到肿瘤专科医院去诊断和治疗,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三级预防是在治疗癌症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目前肿瘤专科医院都具备了一套综合治疗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肿瘤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中医、免疫等治疗手段。相信只要注意学习,掌握常用而基本的肿瘤防治知识,人人都可以尽早捕捉某些癌症的征象和表现,以便及时就诊,协助医生作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