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摘自2007年欧洲痛风和尿酸防治指南
1、改善生活方式。
2007年欧洲痛风和尿酸防治指南强调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HUA的核心,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a)健康饮食。已有HUA、有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表1),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丙类食物的摄入,中等量减少乙类食物摄入,进食以甲类食物为主。
表1、100克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150~1000mg
除第二类外的各种谷类、除第二类外的各种蔬菜、糖类、果汁类、乳类、蛋类、乳酪、茶、咖啡、巧克力、干果、红酒
肉类、熏火腿、肉汁、鱼类、贝壳类、麦片、面包、粗粮、芦笋、菜花、菠菜、蘑菇、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黄豆类、豆腐
动物内脏、浓肉汁、凤尾鱼、沙丁鱼、鱼、啤酒
b)多饮水,戒烟酒。每日饮水量保证在1500ml以上,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每日适量有助于降低血尿酸。
c)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24kg/m2)。
2、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2007年欧洲痛风和尿酸防治指南强调,积极控制与HUA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应作为HU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尿酸血症患者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烟酸等。对于需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且合并HUA的患者,可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或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以利尿酸排泄。
4、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根据不同的高尿酸血症分型诊断,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
4.1、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4.1.1、抑制肾脏对尿酸的主动再吸收主要用于尿酸排泄不良型和混合型HUA。包括苯溴马隆(立加利仙)、丙磺舒、磺吡酮等。丙磺舒、磺吡酮只能用于肾功能正常的HUA患者,苯溴马隆可用于治疗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Ccr>20ml/min)的高血尿酸血症患者,但需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用法:成人起始剂量50mg(1片)每日一次,1~3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50或100mg/d,早餐后服用。有肾功能不全时(Ccr<60ml/min)推荐剂量为50mg/日一次。
注意事项:a)同时要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碱化尿液。b)应用该类药物要注意监测肝功能。c)该类药物由于促进尿酸排泄,可能引起尿酸盐晶体在尿路沉积,有尿酸结石的患者属于相对禁忌证。
疗效:通常情况下服用6~8天多数患者的血尿酸值达到357umol/l(6mg/dl)左右,坚持服药可使血尿酸水平维持于稳定状态,
相互作用:与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立加利仙的作用机理不是抑制尿酸的合成,因此不干扰体内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长期服用对血细胞没有影响。
4.1.2、碱化尿液乙酰唑胺和碳酸氢钠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和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可用碳酸氢钠3~6g/d,分3次口服,将尿PH维持在6.2~6.9范围最为合适,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尿PH超过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的形成。
4.2、抑制尿酸合成代表药物为别嘌醇:
用法:成人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每2周测血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剂量,至血尿酸恢复到6mg/dl以下,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肾功能下降时达到能耐受的最低有效剂量即可。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一日1~3次;6~10岁,一次100mg,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注意事项:a)同样需要多饮水,碱化尿液。b)大约2%的患者对别嘌醇过敏,轻度过敏者(如皮疹)可以采用脱敏治疗,重度过敏者(迟发性血管炎,剥脱性皮炎)常致死,禁用。c)肾功能不全增加重度过敏的发生危险,应用时应注意监测。d)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服用期间定期查肝功能、血常规,如有变化应立即停药。
5、2007年欧洲痛风和尿酸防治指南指出,HUA患者如发生痛风发作,应积极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但不需停用原用降尿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