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短暂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常发生于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及少数缓进型高血压病人,也可见于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人。出现高血压脑病一般需经过12~48小时,短则几分钟,长则1~2日。
在高血压脑病的早期常先有严重的弥漫性全头痛,以后枕或前额为主,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偏盲、黑朦)、不全瘫痪、失语、全身或局限性抽搐,严重时形成癫痫持续状态。抽搐的发作是由于在持续颅内高压的作用下,脑组织局灶性坏死,脑神经异常放电所引起。意识障碍常见,轻者精神萎靡,神志模糊,嗜睡,定向力丧失,谵妄,木僵,重者昏迷。临床上,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被叫做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高血压脑病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可有出血、渗出或水肿。腰穿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并有蛋白质或含有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颅脑CT检查多无异常表现,或显示脑水肿,此点可与脑出血鉴别。
高血压脑病的病因:正常情况下,脑血管随血压变化而扩张或收缩,以保持脑血流量的相对恒定。在慢性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适应较高的压力,通过交感神经使管壁增厚。这种慢性高血压患者除非血压很高,一般不易发生高血压脑病。但当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甚至在160毫米汞柱以上时脑部小动脉痉挛,继而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当血压继续升高达到一定限度后,在过高的压力下,脑部小动脉不再收缩而出现相反性的被动性或强制性血管扩张,称为“自动调节崩溃”,此时可引起脑血流量增加,过度灌注,组织液渗入血管组织周围而导致脑水肿,继而出现高血压脑病综合征。高血压脑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可使脑水肿加剧,甚至出现脑疝而迅速死亡。出现高血压脑病时,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迅速而有效地降血压、降颅压,同时应用抗癫痫的药物,但降压不能过低、过速,否则易发生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引起相应脏器严重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