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膈疝
膈疝(diaphragmatichernia)是腹腔内一种或几种内脏器官通过膈的破裂孔进入胸腔,多发生于牛、马、羊、猪,犬也有发生。在膈的腱质部或肌质部遭到意外损伤的裂孔或膈先天性缺损时可导致本病。由于有些病例不表现症状,临床上不易发现。
一、病因 先天性膈的缺损常见于幼驹、仔猪或犊牛。后天性的,牛可因创伤性网胃炎损伤膈肌或膈脓肿导致膈肌破裂而引起;马常由于强烈运动,外伤或腹内压高度增加而使膈破裂造成本病;犬的膈疝多由外伤引起。
二、病理 本病在牛的症状常与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相似。综合征的发生,既可由于网―瓣孔括约肌弛缓也可由于网胃固定到膈肌而引起。食管沟机能破坏、前胃机能紊乱是由于饲料能进入到瘤胃,但不能由瘤胃进入真胃所致。瘤胃过度运动可产生泡沫性臌气,是否引起呼吸困难取决于进入胸腔的疝内容物的多少,但心脏难免受压。
三、症状 外伤性膈疝,有外伤病史。牛患膈疝时,瘤胃始终呈现一定程度的臌气,在前几周,病畜食欲时好时坏,体况不良,可发生轧齿(磨牙),粪便呈糊状,量减少,不见反刍,偶尔可出现逆呕,特别当插入胃管时更常出现逆呕。无热,脉搏减慢,呼吸多数无变化,但臌气时呈现短期的呼吸增快。心脏变化多半是向左或向前。有人调查42例水牛膈疝,有37例在右半胸壁,心音不清楚。牛有时也出现呼吸困难,并在网胃收缩时产生疼痛,常在臌气发生后3~4周,由于营养不良而死亡。乳牛在病初产乳量下降。 马膈疝症状差异很大,主要有呼吸困难和疝痛,但呼吸困难并非主要特征。呼吸次数的增加是由于疼痛、内毒素以及肺塌陷的缘故。当马出现疝痛症状而且用一般性的治疗无效时,常常是诊断本病的一个依据。肠梗阻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小肠变位时肠梗阻的症状明显,常常比大肠阻塞更快致死。 犬膈肌破裂后涌入胸腔的腹内脏器以胃、小肠和肝较多见。其症状与膈破裂的程度、疝内容物的类别及其量的多少有关。如心脏受压则引起呼吸困难、心力衰竭、黏膜发绀,肺音、心音听诊不清;胃肠脱入可听到肠音;箝闭后可引起急性腹痛,肝脏箝闭可引起急性胸水和黄疸。 患病动物喜欢站立或站在斜坡上呈前高后低姿势,猪、犬呈坐式呼吸,有的动物肘外展,头颈伸展不愿卧地,呼吸加深加快。一般来讲,腹腔器官突入胸腔越多,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越大。患先天性膈疝的仔畜,常在奔跑或挣扎中突然倒地,呈现高度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安静后症状逐渐消失,也有的发生急性死亡。猪、犬常有呕吐和厌食。患轻膈疝的动物,不能耐受运动,易发生呼吸道疾病;采食减少,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机体消瘦,生长发育不良。
四、诊断 先天性膈疝在出生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常在几小时或几周内死亡。钡餐造影X线照相可有助于确诊网胃膈疝,一般通过剖腹探查术和瘤胃切开术验证大动物膈疝周围是否粘连,胸部听诊发现网胃拍水音,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症均有助于诊断本病。叩诊变化在马、牛不能算是诊断本病的特殊检查方法,但右侧肺叩诊,可确定疝孔的位置。病犬若胸腔有较多积液,站立叩诊胸部可见水平浊音区。X线检查常作为犬膈疝的重要诊断方法。
五、治疗 手术修补膈疝时,要注意预防心脏纤颤,它是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最好供给氧气,施行人工呼吸。牛在剑突后方径路进入腹腔,随分离粘连,随拉回形成疝的网胃,并用连续锁边缝合法闭合膈的疝孔。马膈疝手术修补也有成功的报道,腹中线切开皮肤和腹壁,助手将疝内容物拉回腹腔后,用一片合成纤维盖于疝环处,用双股合成纤维(0.6mm)线作简单的连续缝合,相距2cm,离疝轮边缘3cm,分别闭合腹壁与皮肤。 犬、猪可行脐前腹中线剖腹径路作腹壁切开。安装腹腔牵开器,放出过多的胸腔积液和腹水。仔细寻找膈肌破裂孔,轻轻拉出脱入胸腔的脏器。若为肝脏或脾脏脱入,因充血、质脆,应特别小心,以防破裂。缝合时先在裂孔最深处进针,用简单连续锁边缝合法闭合膈破裂孔。闭合后抽出胸腔内气体。检查膈破裂孔处是否漏气。若漏气,做结节缝合即可。常规关闭腹腔。所有手术病畜均应注意纠正水盐代谢紊乱,适当补充电解质与水,膈疝主要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应特别注意加以纠正。抗生素连用7~10d,其它治疗可根据术后情况决定,皮肤缝线在术后10~14d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