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钩虫病

钩虫病

2009-12-05 www.120ask.com A +

*

*


*



*





*
概述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病因钩虫病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故我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


症状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一,贫血和循环系统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二,消化系统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三,其它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孕妇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或死胎.


检查粪便中检到虫卵为确诊的依据,粪便中虫卵数不多时,直接涂片的检出率低,较可靠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钩蚴培养法.


治疗
一,驱虫治疗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尚无较理想的药物,采用广谱驱肠线虫药为宜.如甲苯咪唑,噻嘧啶,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用法同治疗蛔虫病.国内钩虫病多系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若用一种驱钩虫药未驱尽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藉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二,对症治疗钩虫病有贫血时应驱虫同时补充铁剂与高蛋白饮食.常用硫酸低铁,每次0.3-0.6克,每日3次,服用铁剂时间宜长,以补足组织内贮铁.对少数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可给予肌肉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首次为50mg,以后每日或间日注射100mg,总量不超过2.5-3.0克,两侧臀部肌肉交替注射.严重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可加服10%稀盐酸或胃蛋白酶液.对临产孕妇或贫血严重者,可在驱虫前输小量血或边输血边驱虫.

三,治疗病人及消除传染源是预防的重要环节.加强粪便管理,杀灭钩虫卵是综合防治措施之一.为避免赤足下地感染可用25%白矾水液或1%碘酒等涂擦手足






*


回复时间:2008-9-113:22:42采纳为答案修改回答评价投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