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应该如何治疗?
1.驱虫治疗非极度衰弱的任何患者均应尽早驱虫,两种钩虫对驱虫药物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故在治疗后1~2周,应再次进行大便虫卵检查,若依然存在,应再予治疗。
(1)甲苯达唑:该药为广谱驱虫剂,对钩虫感染具有剂量低,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的特点,成人剂量100~200mg/次,3次/d,口服,共3天或4天;100mg/次,1次/d,口服,共30天,钩虫感染者的虫卵阴转率可达100%,但一般十二指肠钩虫的虫卵阴转率平均为95%;美洲钩虫的虫卵阴转率仅约80%,不良反应轻,极少数出现头昏,腹胀,恶心等反应,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孕妇与2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阿苯达唑:为广谱驱虫药,成人剂量400mg/次,顿服,连服2天或3天,治愈率可高达97%,该药对钩虫的作用特点为:①对两种钩虫的疗效较好;②对体内移行期幼虫有一定杀灭作用;③在肠道内可抑制钩虫卵发育;④疗效显著优于相同剂量的甲苯达唑,在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的混合流行区,该药应作为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昏,失眠,口干,乏力等反应,其程度轻,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无须任何处理,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有癫痫史者慎用。
(3)氟苯达唑:成人剂量为200mg/次,半空腹时顿服,连服2天或3天,儿童按5mg/kg体重,顿服,连服2天或3天,疗效与甲苯达唑相似,不良反应轻,有头昏,头痛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4)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睡前顿服,连服3天,对两种钩虫的疗效可达90%以上,服药后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少数可引起头痛,眩晕及嗜睡等,有冠心病,溃疡病,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患者,应慎用。
(5)奥苯达唑(oxibendazole):该药为国内近年研制的广谱驱肠虫剂,对钩,蛔,鞭虫均有明显作用,且对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疗效均较好,优于其他驱钩药,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半空腹时顿服,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56%~100%,口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反应程度较轻,主要有乏力,头昏,嗜睡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根据国内临床应用观察,不影响肝,肾功能。
(6)联合疗法:目前驱治钩虫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尚缺乏单一的较理想的药物,故可考虑应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临床上可用甲苯达唑与左旋咪唑;或甲苯达唑与双萘羟酸噻嘧啶联用,也可用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与左旋咪唑联用等,其他驱钩药物均可酌情联用。
(1)钩蚴性皮炎的治疗:由于钩蚴进入皮肤后24h内大部分尚停留在局部,故采用物理,化学等措施治疗钩蚴所致的皮炎,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方法较多,常用者如下:
①局部药物涂擦法:可酌情选用以下药物:2%~4%碘酒,5%噻苯达唑软膏,3%水杨酸乙醇,氧化锌软膏及左旋咪唑涂肤剂等,均有止痒,消肿及杀灭皮内钩蚴的作用。
②皮肤透热疗法:包括热浸,热敷和热熏三种方法。
A.热浸法:用53℃热水间歇浸泡患处即浸2s,间歇8s,持续25min;或持续浸泡10~15min(必须不断加热水,保持热水原有温度)。
B.热敷法:用多层纱布或棉布或毛巾作布垫,浸于上述热水中,然后取出稍挤干紧贴在皮肤炎性部位,30s换1次,持续10min。
C.热熏法:用川艾卷或草纸卷点火,在患部熏烫5min(应防止局部皮肤烧伤),以上疗法对止痒,消炎效果较好。
(2)铁剂疗法:常用硫酸亚铁,0.3~0.6g/次,3次/d,口服;儿童可选用10%枸橼酸铁铵,0.5~2ml/(kg·d),分3次饭后服;成人10~20ml/(kg·次),3次/d,疗程一般为3~8周,可同时服维生素C100mg/次,3次/d,或10%稀盐酸0.5~2ml(加水至10ml)/次,3次/d,以利铁剂的吸收,服铁剂时,应禁饮茶,以防止降低药效,对于急性出血或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采用注射如卡古地铁注射液,5ml/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7~l0天。
(3)其他:在驱虫与补足铁剂的同时,应服用各种维生素,高蛋白类饮食,对于贫血严重或临产孕妇,可在驱虫前予以输血,或边输血边驱虫,对于个别巨细胞贫血患者,可适当采用肝制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此外,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应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如继发感染,心力衰竭等。
(4)异嗜症:2%硫酸锌溶液10ml/次,3次/d,连服3天或4天。
3.中医治疗:(1)雷丸120克研粉,均分为5包,每日1包,5日为1疗程,根据粪检,如未愈可再服1疗程,(2)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煎水制成60毫升,临睡前服,连服2天为1疗程,(3)新鲜马齿苋,成人90克,加水150毫升,慢火煎至剩100毫升为止,去渣后加白醋15克,白糖15克,每晚睡前服,连服两晚,儿童酌减。
本病预后良好,即使是中重度感染,伴有贫血性心脏病或合并妊娠的患者,若能及时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及驱虫治疗,仍有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