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发病率:骨巨细胞瘤为原发骨肿瘤的4%,占良性骨肿瘤的15%.
2.年龄与性别:年龄分布较广为5~73岁.但80%病例在20岁以上,亦即在骨生长发育完毕后.如果病人年龄在15岁以下,诊断骨巨细胞瘤需慎重考虑.肿瘤平均年龄为33岁.2l~30岁肿瘤发病率最高为35%;31~40岁为2l%;50岁以上明显减少为12%;20岁以下为12%.恶性骨巨细胞瘤平均年龄比良性者高.此肿瘤女性发病率高.良性骨巨细胞瘤男女之比为2:3,恶性骨巨细胞瘤男女之比为l:3。
3.部位:75%以上的骨巨细胞瘤位于长管状骨骺端.50%的骨巨细胞瘤发生于股骨远端,胫骨和腓骨近端。
4.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膝部疼痛,开始时呈间隙性隐痛。以后呈持续性,但不影响关节运动。病人常多次在医院就诊时误诊为“风湿症”“关节炎”等.随病情发展,发现在膝关节的外侧或内侧肿胀,继而出现肿物,肿物质较硬有压痛。肿物若明显增大扪之质则较软如乒乓球感,此时软组织肿胀,皮肤变薄发亮,扪之皮温亦增高,浅静脉显现.膝关节运动受限,有时膝关节内可试之有少量积液.此时常可能为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恶变后早期可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但骨转移少见.
【鉴别诊断】
在组织学上有巨细胞的肿瘤.除骨巨细胞瘤外,尚有非骨化性纤维瘤等其它肿瘤.
【治疗】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依据病理组织检查的结果.I级和Ⅱ级属于良性骨巨细胞瘤.Ⅲ级属于恶性骨巨细胞瘤.由良性骨巨细胞瘤转变为恶性者占22%.不同性质的骨巨细胞瘤应采取不同性质的方法.
1.良性骨巨细胞瘤:
(1)肿瘤搔刮植骨术:在止血带下行肿瘤的彻底搔刮.搔刮后用饱和氯化锌涂擦肿瘤囊壁,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囊壁内植自体骨.植骨量一定要充填满整个骨腔,植骨量不够易被骨吸收.但是此种骨搔刮植骨术,肿瘤复发率很高,术后2年复发约30%,术后5年复发率约近50%.仅有1/3病例能治愈.近年来有在搔刮后,骨腔用液氮灌注降温到-20℃,局部复发率下降到约12%.近年来,除病变范围较小者外,已经较少采取肿瘤搔刮植骨术.
(2)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手术部位较困难的骨巨细胞瘤.如胸椎和骶椎的肿瘤.此外,亦有用放射治疗作为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单纯用放射治疗作为膝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是不适宜的.这不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监且易导致恶变.有报告70%恶性骨巨细胞瘤在诊断前曾行放射治疗.
(3)肿瘤局部切除并关节融合或关节成形术:良性骨巨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行肿瘤的完整切除,这是避免肿瘤复发的主要措施,然后行关节融合术或关节成形术.前者行股骨或胫骨翻转植骨术,后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或同种异体膝关节置换术.
2.恶性骨巨细胞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当今仍以截肢为宜。股骨下端肿瘤行髋关节离断或大腿高位截肢。胫骨上端肿瘤行大腿中上段截肢.约20%的骨巨细胞瘤.骨皮质受到侵犯K直接累及软组织,但组织相中可无恶性征象.此在血管造影中示肿瘤本身及受侵及的软组织范围广泛,此类肿瘤仍以截肢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