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脉络膜骨瘤1例报道推荐到首页 □ 《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第07期1/2页12作者单位: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
【关键词】骨瘤
脉络膜骨瘤(chomidosteoma)是一种发生于脉络膜的良性肿瘤,最早由gass报道[1],现多认为骨瘤是先天性原始中胚叶残留的迷芽瘤。此病较少见,国内只有报道数例。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32岁;农民。因右眼16年前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力丧失伴右眼及眶周部疼痛5年。来院就诊,拟“右眼眼球萎缩”收住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及其它眼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史,全身未见特殊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4.7(验光+1.25d矫正视力5.0),右眼外斜约20°,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右眼球较左眼球已明显缩小,结膜无充血,角膜直径缩小,尚透明,前房极浅,房角消失,虹膜纹理尚清,环形后粘连,瞳孔膜闭,晶体混浊明显,玻璃体及眼底均难窥见。眼部b超检查:玻璃体腔内可见一15.32mm×8.75mm×5.67mm强回声实性团块状物,其后见钙化干扰回声;左眼未见明显异常。ct扫描:右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团块状骨性高密度影,并于眼球后壁粘连,ct值207hu。
1.2病理检查右眼球摘除后病理检查,大体解剖见眼球大小为2.0cm×2.2cm×1.9cm,巩膜表面光滑,玻璃体腔内见1.6cm×0.9cm×0.6cm不规则团块状硬物。镜下可见分化成熟的骨小梁及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病理诊断:右眼脉络膜骨瘤。
2讨论 脉络膜骨瘤比较少见,其发病真正原因至今还不清楚,现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系由脉络膜内先天残留的原始中胚叶组织发育所致,称“骨迷离瘤”[2]。b超检查对脉络膜骨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3],表现为眼球内探及强回声光斑,后伴有声影。ct扫描可以肯定诊断[4],其影像特点是后极部眼环前可见弧形骨密度影,冠状扫描可见边界不规则的钙斑,环绕视神经时可见钙斑中央低密度区(即视神经)。彩色多普勒、ffa及icg等检查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价值。
脉络膜骨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良性肿瘤,发病缓慢[5]。因此病程较长,本例约16年,病人一直未就医。至发展为视力完全丧失5年后且伴有眼及眶周部疼痛始来院就诊。本例病人的b超、ct及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脉络膜骨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gassjd,guerryrk,jackrl,etal.choroidalosteoma.archophthalmol,1978,96:428~435. 2屠清安.脉络膜骨瘤一例.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0,8(4):247. 3杨文利,胡士敏,王兰,等.脉络膜骨瘤的超声波和彩色超声多谱勒诊断.眼科,1997,6(2):72. 4杨萍,王润生.脉络膜骨瘤的ct影像学与眼科临床各种检查方法比较分析.现代医用影像学,1997,6(4):162~164. 5张承芬,鞠宝珍.脉络膜骨瘤五例.中华眼科杂志,1989,25(1):49~51.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