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瘤

骨瘤

2009-12-05 www.myyao.net A +

中文名:骨瘤

英文名:osteoma

概述:骨瘤是发生在颅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1828年Hooper首先提出骨瘤的名称,亦有将纤维骨瘤或骨化性纤维瘤归属于骨瘤范畴内,但目前仍将其列为独立的肿瘤。骨瘤是骨膜性成骨过程异常引起骨组织过度增殖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Wills(1953)、Paron(1964)认为它不是真正肿瘤,而是一种错构瘤,也有认为是一种骨组织异常的致密性增殖。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是由于骨膜性成骨过程异常引起骨组织过度增殖所致。

发病机制:骨瘤(osteoma)是一种良性病损多见于颅、面各骨,由生骨性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其所产生的新生骨所构成,含有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组织,并有明显的板层结构,骨瘤伴随人体的发育而逐渐生长,当人体发育成熟以后,大部分肿瘤亦停止生长。多发性骨瘤称Gardner综合征,同时有肠息肉和软组织病损。肿瘤骨呈黄白色骨样硬度,表面凹凸不平覆以假包膜显微镜下由纤维组织与新生骨构成,骨细胞肥大,基质染色不匀。成纤维细胞与成骨细胞均无恶性变现象。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它辅助检查:位于颅面骨的骨瘤X线片上可见原有骨质破坏而同时出现不同程度骨化,边界清楚,肿块突出于骨外或腔内。位于胫骨者可见肿瘤为一致密骨样团块,位于健康搜索一侧骨皮质表现为平滑、边缘清晰的赘生物好似骨的向外延伸,且有围绕骨干生长倾向。肿瘤骨化程度不同,肿瘤高度骨化看不出细致纹理结构者称象牙骨瘤。骨瘤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图1)。

临床表现:患者多为青少年,男性较多。好发于颅骨颅骨中以额骨为最多其次是顶骨颞骨、枕骨在面骨中多位于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其次健康搜索是额窦、眼眶等处,以及胫骨的前侧中1/3处。肿瘤生长缓慢,症状轻,多在儿童时期出现,随身体发育逐渐生长,到10~20岁时,经数年或数十年病程,多数因出现肿块才引起注意。但有时也因肿瘤产生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生于鼻骨者堵塞鼻腔,生于眶内者使眼球突出,位于下颌的骨肿瘤可使牙齿松动,颅腔内肿瘤因向颅内生长可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发作等症状。肿块坚硬如骨,无活动度,无明显疼痛和压痛生长有自限,健康搜索一般直径小于10cm并发症:发生于颅骨内板而向颅内发展时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头晕或者可并发癫痫。

诊断:患者多为青少年,于颅面及胫前发现膨胀畸形或肿块,症状轻,生长慢X线显示局限性骨质破坏,其中有不同程度骨化,应考虑为骨瘤。

鉴别诊断:应与骨疣鉴别,骨疣往往呈不规则状,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并波及其下的骨组织,有时在X线片上难与骨瘤区别。颌骨及额骨的骨瘤常需与骨化性纤维瘤相鉴别,后者的纤维细胞增生较活跃,细胞排列较紧密,形成的骨质也较纤细。

治疗:骨瘤的生长伴随人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大,发育停止后肿瘤亦多停止生长无症状的肿瘤可以一生中未被发现。对症状轻者可采取对症治疗不需手术切除;若肿瘤生长很快或成年后仍继续生长,则需手术切除。对突出于骨外的骨瘤,可自根部切除;对在手术困难区的病损,不必做整块包囊外的界限切除,否则反而引起明显病废。

预后:切除不彻底时易复发。

预防:无相关资料。

更多..相关资讯文库骨瘤的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