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盆骨折

登山客's blog

2009-12-05 www.dxyer.cn A +

骨盆骨折的分类
1.按骨折位置与数量分类:①骨盆边缘撕脱骨折:如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等。②骶尾骨折。③骨盆环单处骨折:如髂骨骨折、骶髂关节轻度分离、耻骨联合轻度分离、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等。④骨盆环两处以上骨折,如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上下支骨折并髂骨骨折、髂骨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等。
2.按暴力的作用方向分类(Burgess分类法):①侧方压缩型(LC骨折)分三个亚型。LC-I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LC-II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及髂骨骨折。LC-III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及髂骨骨折,对侧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轻度分离。②前后压缩型(APC骨折)分三个亚型。APC-I型:耻骨联合分离。APC-II型: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轻度分离。APC-III型: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完全分离。③重直压缩型(VS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垂直形骨折,骶髂关节完全脱位,半骨盆上移。④混合型(CM骨折)如LC/VS,LC/APC。
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是Tile分型,他将骨盆骨折分为三型:
A型(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移位不大,未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如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
B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的旋转稳定性受到破坏,但垂直稳定性尚好,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
B1型:开书型(前后挤压)
B2型:侧方挤压,同侧骨折,耻骨联合绞锁
B3型:桶柄损伤,一侧前环,对侧后环骨折
C型:旋转和垂直稳定性均受到破坏,也分为三亚型
C1型:单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C2型:双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C3型:伴髋臼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4.AO/ASIF分类
该分型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分类,瑞士内固定协会以骨与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27类。
A型:关节外骨折
A1型:孤立的尺骨远端骨折
A2型:桡骨远端骨折无粉碎、嵌插
A3型: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
B型:关节内骨折
B1型: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
B2型: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
B3型: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
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
C1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无干骺端粉碎
C1-1:后内关节骨折块
C1-2:矢状面骨折线
C1-3:前关节面骨折线
C2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有干骺端粉碎
C2-1:矢状面关节骨折线
C2-2:前关节面骨折线
C2-3:骨折线延伸至骨干部分
C3型:粉碎的关节内骨折块,附及尺骨损伤
C3-1:简单干骺端损伤
C3-2:粉碎骨干后端骨折
C3-3:粉碎骨折线延至骨干部分
腕舟骨骨折
1.按骨折部位分类
①舟骨结节骨折:舟骨结节部为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多为撕脱骨折,该处血运丰富,容易愈合。
②远侧1/3骨折:舟骨远端雪循环较好,愈合多不成问题,但需稍长时间。
③腰部骨折:为最多见的一种,由于进入舟骨的血管部位有变异,有的舟骨腰部血循环较差,所以愈合需较长时间,约有30%骨折不愈合。
④近侧1/3骨折:舟骨近端几乎没有血管进入,近端骨折后,来自舟骨腰部的血液供应断绝,骨折极不易愈合,或发生坏死。
2.按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①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幅度小于1mm的骨折。
②不稳定的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的骨折、有背向移位或桡向成角移位的骨折、伴发腕背伸不稳定或腕骨脱位的骨折为不稳定骨折,此型多需手术治疗。
腕关节损伤分型:a1:月骨周围脱位;a2:月骨脱位b1: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b2:经舟、头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b3:经舟、头、钩、三角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b4:掌侧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1: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2:经桡骨茎突、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3:头舟骨综合症(仅表现为头舟骨骨折);c4:孤立性舟、月骨脱位d1:腕骨背侧脱位;d2:腕骨掌侧脱位。如月骨留于原位,而其他腕骨完全脱位时,即称为月骨周围脱位。若此种损伤并发骨折,则称经×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
骨盆骨折
1.按骨盆骨折后的形态分类
压缩型;为骨盆侧方受到撞击所致
分离型:系骨盆受到前后方向的砸击或两髋分开的暴力所致,又称为开书型
中间型:骨盆前后环发生骨折或脱位,但骨盆无扭转变形
2.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
稳定性骨折:前环骨折如耻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均不会破坏骨盆的稳定性
不稳定性骨折:后环骶髂关节及其两侧的骨折脱位和耻骨联合分离,都破坏了骨盆的稳定性
3.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是Tile分型,他将骨盆骨折分为三型:
A型(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移位不大,未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如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
B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的旋转稳定性受到破坏,但垂直稳定性尚好,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
B1型:开书型(前后挤压)
B2型:侧方挤压,同侧骨折,耻骨联合绞锁
B3型:桶柄损伤,一侧前环,对侧后环骨折
C型:旋转和垂直稳定性均受到破坏,也分为三亚型
C1型:单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C2型:双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C3型:伴髋臼骨折
股骨头缺血坏死分类法
Steibery分类法于1992年被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髋关节分会所接受,具体分期如下:
0期:X线片正常,骨扫描和MRI表现正常或非诊断性
Ⅰ期:X线片正常,但骨扫描和MRI表现异常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Ⅱ期:股骨头透亮或硬化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Ⅲ期: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但无股骨头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
Ⅳ期:股骨头变形下陷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24mm)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大于4mm)
Ⅴ期:关节面间隙狭窄或和髋臼改变
A轻度(平均股骨头受累严重程度同Ⅳ期)
B中度(确定的相似,并估计有)
C重度(髋臼受累)
Ⅵ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
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明确骨坏死大小对决定治疗方法及预后十分重要。而Steiberg分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客观测定坏死范围,虽然此分期比以往的各种分期方法繁琐。
Marous分期法:
Ⅰ期:髋无症状,X线片无表现或轻微密度增高(点状密度增高)。
Ⅱ期:仍无症状或轻微,X线密度增高,头无塌陷。
Ⅲ期:症状轻微,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见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见。
Ⅳ期: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障碍,头扁平或骨质坏死。
Ⅴ期:疼痛明显,死骨破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密度更加硬化。
Ⅵ期: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Ⅴ期减轻,但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
补充一: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与病理状态,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六型:退变型(degeneration)、膨出型(bulging)、突出型(protrusion)、后纵韧带下型(subligamentousextrusion,SE)、后纵韧带后型(transligamentousextrusion,TE)和游离型(seguestration,SQ),其中前三型属于未破裂型,后三型属于破裂型。
补充二
髋臼骨折分类法:
Letournal和Judet分类法为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共五大基本类别:
1,后壁骨折
2,后柱骨折
3,前壁骨折
4,前柱骨折
5,横形骨折。
而进一步将上述中2个基本类型并存的5个联合类型分为:T型骨折、后柱及后壁骨折、横形及后壁骨折、前柱及半横形后部骨折、双柱骨折。即:
A后壁骨折
B后柱骨折
C前壁骨折
D前柱骨折
E横形骨折
F后柱骨折+后壁骨折
G横形骨折+后壁骨折
H“T”型骨折
I前后半横型骨折
J全双柱骨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