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盆骨折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

2009-12-05 www.cdlvi.cn A +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连接而成的坚强骨环,形如漏斗。两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关节面粗糙不平,但彼此嵌合非常紧密,有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和骶髂骨间韧带加强连接。两侧耻骨借纤维软骨性的耻骨盘相连,有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加强。骨盆上连脊柱,支撑上身的体重,同时又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桥梁,是负重的重要结构。人体站立时,重力通过髋臼向上,经骶髂关节传达到骶骨,而在坐位时,重力则由坐骨结节经坐骨体、骶髂关节传达到骶骨,称为骶坐弓。耻骨联合将骶坐弓和骶股弓连接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系统,使之更加稳定(图6-115)。骨盆外面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附着,坐骨结节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附着;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在耻骨支、坐骨支及坐骨结节处有内收肌群附着;骨盆的上方,在前侧有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分别止于耻骨联合和髂嵴上,在后侧有腰方肌抵止于髂嵴。这些肌肉的急骤收缩均可引起附着点的撕脱骨折,同时也是骨盆骨折发生移位的因素之一。骨盆对盆腔内的膀胱、直肠、输尿管、尿道以及女性的子宫和阴道等脏器和组织起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内有着丰富的交织成网的血管系统,组织间隙疏松,故外伤后可致大量出血,极易发生休克。盆腔脏器破裂可致严重感染,危及生命。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高速交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在迅速增高,而且往往是多发性损伤的重要方面。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伤员中,骨盆骨折是第三位的死亡原因,其中与骨盆骨折相关的失血性休克、脏器破裂后严重感染、脂肪栓塞和DIC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病因病机】骨盆骨折多由强大外力直接作用所致,如高处坠落伤、重物土石压砸伤和交通事故伤等。根据致伤暴力作用方向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1.侧方压缩型外力作用于骨盆侧面,使伤侧骨盆向中线旋转,造成单侧或双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交错重叠,髂骨翼骨折内旋移位,或骶髂后韧带断裂,而骶髂前韧带保持完整,出现骶髂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也可发生骶髂后韧带附着处的髂骨后半部骨折,该骨折块留在原位,称为半月形骨折。侧方压缩型损伤的特点是骶髂前韧带完整,在内旋位是不稳定的,而在垂直平面上是稳定的。2.前后压缩型前后方向暴力挤压骨盆,使骨盆以骶髂关节为轴向两侧分离,故又称“开书本”样损伤。其特点是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骶髂前韧带断裂,而骶髂后韧带保持完整,骶髂关节向外旋转性半脱位,或髂骨翼骨折向外旋转移位。该型损伤的特点是骶髂前韧带断裂,而骶髂后韧带完整,在外旋位是不稳定的,但在垂直平面上是稳定的。当持续的外旋暴力超过了骶髂后韧带的屈服强度,可导致完全的半骨盆分离,此时就不再是开书型损伤,而是最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前后伤力造成骨盆外旋,使骨盆内软组织、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撕裂,而出现内脏损伤、盆腔内大出血和腰骶神经丛损伤。3.垂直压缩型由高处跌落双下肢着地后,骨盆受到上下方的剪切暴力致伤。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纵向分离脱位,或骶骨孔处的纵向骨折、骶髂关节髂骨侧的纵向骨折,其特征是半侧骨盆向头侧的纵向移位(图6-116)。4.混合型由多种不同方向的暴力混合造成骨盆的多发性骨折和多方向移位。5.撕脱性骨折由于肌肉急骤收缩所致,多发生于青少年剧烈运动过程中,如起跑、跳跃时,尤以髂前上、下棘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常见。该损伤不影响骨盆环的完整和稳定,但骨折块往往移位较大,局部软组织撕裂较明显。【诊查要点】1.外伤史多为交通事故、重物压砸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外力所致。要了解受伤时间、受伤方式、受伤原因及作用部位等。注意了解伤后大小便情况,女性病人要询问月经史和是否妊娠等。2.临床症状和体征(1)全身情况:由于致伤暴力强大,可能同时有颅脑、胸部和腹部脏器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紫绀、腹部疼痛、腹膜刺激症状等。骨盆骨折易造成大出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心慌脉速、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上一页1234上一页1234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