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摘】自1951年由Geschichter和Copeland首先报道皮质旁骨肉瘤以来,标志着人类对骨肉瘤的认识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67年,Dahlin将骨膜骨肉瘤从皮质旁骨肉瘤分出,1976年,UNIN等分析了102例骨肉瘤,也发现了23例骨膜骨肉瘤。1983年,Wold在复习Mayochiaic的1200例骨肉瘤时,发现了9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其预后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表现均不同于皮质旁骨肉瘤和骨膜骨肉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于骨表面的骨肉瘤称为表面骨肉瘤,并将其分为:皮质旁骨肉瘤(parostealosteosarcoma),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osteosarcoma),高恶性表面骨肉瘤(highgradesurfaceosteosarcoma)。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单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