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
顾名思义,骨质疏松的意思就是骨变松了,变“酥”了。妇女从绝经开始以及男女两性进入老年以后,骨骼中的矿物质逐渐减少,骨的支架DD骨小梁也会变细、变薄、甚至断裂,使得骨的脆性增加,很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腰椎、髋部和前臂的骨折。这种骨折有时在很轻微的外力下,如咳嗽、弯腰拾东西、翻身时就可能发生。但在骨折发生之前,骨质疏松可能是无痛的,是静悄悄逐步发展的。骨质疏松有哪些原因?
妇女因停经而使体内雌激素不足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因素。在停经以后的最初几年里,骨矿物质快速丢失,以后虽骨丢失的速度减慢,但仍在继续。
老龄则是70岁以上的男女两性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
可以这么说,骨质疏松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但决不能因此认为它是生理性的,认为它和头发会变白一样,只是一种老龄的表现,它是一种疾病,一种骨代谢性的疾病,这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公认。
除了上面说的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以外,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如一些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的紊乱和1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某些血液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药物、长期卧床、过度吸烟和饮酒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这就是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发生受环境、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45岁以前停经有骨质疏松的家族史老年人患有或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服用糖皮质激素等长期钙摄入不足,尤其是青少年时摄钙不足体型较瘦小白种人或亚洲人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骨质疏松表现为背部疼痛、身高缩短,出现驼背、圆背等外观改变,以及腰椎、髋部和腕部的骨折。因腰椎压缩性骨折而引起的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一般而言,骨质疏松的发展缓慢,许多人常在不感觉明显疼痛的情况下逐步发病。所以说,它是一种悄然无声的疾病,在发生骨折之前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骨质疏松了。
骨质疏松如何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