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鼾症

原发性鼾症

2009-12-05 tengchangqing.haodf.com A +

一、总体概述

  原发性鼾症又称鼾症、打鼾,俗称打胡噜。人群发病率约为19%,其中男性约为25%,女性约为15%,儿童发病率约7-9%,40-69岁人群发病率约30%,老年人随增龄发病率有所下降。

   1970年初,伴随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现,鼾症被赋予新的重要性,几乎是OSA的伴随体征,事实上是OSA的前兆。Lugaresi等提出轻微的打鼾也许是重度鼾症的先兆,最终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开创性表明鼾症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Guilleminaut等于1993年提出非睡眠呼吸暂停性鼾症通过睡眠断裂也会引起白天功能紊乱,说明鼾症是临床综合征的疾病特征,最终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危险。

二、常见成因

  打鼾常由呼吸道阻塞引起,并且与上气道阻力增加密切相关。有人对鼾症和正常人咽腔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鼾症患者咽腔比正常人小,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鼾症者鼻咽入口与咽腭弓平均间距仅为2cm,腭垂根部后缘至咽后壁间距1cm。会厌谷与舌根间距越小,舌根部向后推压会厌的作用越大,鼾声就越明显。

单纯打鼾向憋气型打鼾发展的几个因素:一是呼吸中枢功能异常;二是肥胖加重气道狭窄;三是先天性遗传因素进一步表现;四是增龄使上气道肌肉及软组织松弛;五是脂肪堆积于颈部及上气道周围;六是饮酒、吸烟、呼吸道感染促发。

三、临床特点

  按国家环保和工业噪声测量要求使用精密声级计进行测量,凡打鼾响度超过60分贝可诊断鼾症,测试前避免疲劳和使用影响睡眠的药物。

  五官科的异常发现:一是先天性畸形,如小颌症、短颈症、后缩颌畸形、会厌畸形、腭裂等;二是局部解剖和发育异常,如巨舌症、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咽狭窄;三是肿瘤和增生,如鼻息肉、鼻咽癌、咽后壁脓肿、淋巴瘤、甲舌囊肿、喉癌;四是疾病所致,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致扁桃体肥大、黏液性水肿、喉软骨软化症、声带麻痹、肌肉收缩功能异常等。

  CT检查可明确狭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诊断提要

  1、诊断标准 1)旁观者证实有打鼾,其响声达到隔壁可闻,打鼾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鼾声响度大于60分贝。2)醒后有口干。3)多导睡眠图有以下特点:①鼾声;②一般不出现突然惊醒、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心律失常;③睡眠模式正常;④睡眠中呼吸形式正常。4)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2、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1)轻度:打鼾并非每晚出现,或仅在仰卧位出现;2)中度:打鼾每晚出现,有时影响他人,变换睡眠体位鼾声可减轻或消失;3)重度:打鼾每晚出现,影响他人,变换睡眠体位鼾声未减轻或消失,迫使同床或同室的人睡到别处。

五、鉴别要点  

  1、“熟睡”和“睡的香”  即酣睡,是一种睡的香的状态,对旁边人小声讲话或弄出的响声无反应,感觉睡之前很累或较长一段时间未睡觉似的。

  2、单纯型鼾症 单纯型鼾症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响亮的呼吸声不引起明显的缺氧症状,为非病理性现象,但单纯型打鼾因肥胖、增龄使肌肉松弛等因素首先向憋气型打鼾发展。

  3、一过性打鼾 1)由于饮酒过多、疲劳、使用镇静剂等,使中枢神经受抑制、肌肉松弛(特别是咽肌),引起上气道狭窄,吸气时伴发鼾声。当乙醇作用消失、疲劳解除、镇静剂作用消失鼾声不再出现。2)某些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急性过敏性鼻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治愈后打鼾即停止,对人体影响小,故不作为鼾症。

六、治疗导向

  1、鼾症需要治疗的指征 1)习惯性打鼾、鼾声>60分贝,鼾声如雷或隔室而闻并伴有憋气者;2)白天有明显嗜睡从而影响工作者;3)多导睡眠记录仪呼吸暂停指数或呼吸紊乱>20者;3)有先天性畸形因素的患者;4)最低血氧饱和度<85%,所占时间>5%者。

  2、鼾症的药物治疗 疗效有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很难达到根治,如鼻腔解充血剂是目前有鼻部疾病治疗鼾症的最常用药,鼻腔血管收缩剂对鼾症也有效,还有抗抑郁症药可解除鼾症者因白天嗜睡引起的抑郁等。

  3、鼾症的手术治疗 按照适应症不同有下列手术方法可供选择:1)腭垂腭咽成形术;2)舌成行术;3)下颌骨移位及舌骨悬吊术;4)气管切开或气管造漏术;5)颌面整形术;6)颏舌肌前移、舌骨下移固定术;7)扁桃体切除术;8)咽腔扩大术;9)激光治疗术;10)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11)下颌畸形矫治器、口腔矫治器、上颌合垫牵引法治疗鼾症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