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恶性黑色素瘤副标题:作者:魏锐利主…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10-2312:31:01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原发于眶内者甚为罕见,多由色素膜、眼睑、结膜、副鼻窦和颅内恶性黑色素瘤蔓延而来,其中继发于眼内者最多见,据称(Reese,1976)色素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达15%~40%。此类肿瘤占眼眶肿的2%,约有8%~10%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人眼球摘除时已有巩膜外侵犯。[临床表现]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年龄较晚,多在50~70岁,是眼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结膜的黑色素瘤一般在中年,弥漫性的先天性痣可转化为黑色素瘤。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眶蔓延途径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大致相同,包括巩膜导血管周围间隙,直接经过巩膜和侵犯视神经而至眶内。由于早期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发现棕褐色肿物,肿物不透光,超声检查典型图像,诊断并不困难。扁平发展的恶性黑色素瘤,眼睑肿胀,往往伴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眼底和超声表现均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发生于赤道前部的眼外蔓延,结膜可见黑色结节状物,可误诊为巩膜葡萄肿。眼球后部蔓延,出现眼球突出、眼睑水肿和眼球运动障碍。眶缘虽扪及不到肿物,但眼眶压力高,眼球不能后移。有时黑色素瘤发生于已经萎缩的眼球内,早期诊断困难。眼球萎缩伴有眼球突出,应考虑到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眼球摘除,由于巩膜表面小病灶未干净清除,导致术后复发,复发时间多在半年之内,也有发生于术后20年者,复发后,植入的义眼座发生移位或所戴义眼脱出。对于有眼内恶性黑色素瘤史,眼球周围发现黑色肿物,或眼球突出,应高度怀疑眼外蔓延。[诊断]对于有眼内恶性黑色素瘤史,眼球周围发现黑色肿物,或眼球突出,应高度怀疑眼外蔓延。发展较慢的病例,X线可见眶容积扩大。超声探查发现眼内及眼眶实体肿物(图3-194),两者形成一体。CT扫描显示眼球内高密度肿物向眼球外蔓延(图3-195)。MRI对于含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有特征性改变。T1WI肿瘤中高信号,在低信号的玻璃体和高信号眶脂肪对比下显示得非常清楚,T2WI肿瘤呈低信号,在高信号玻璃体和中等高信号脂肪对比下更加明显。[治疗及预后]色素膜恶性黑色素瘤已发生眶内蔓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眶内容切除。肿瘤较小有可能治愈,肿瘤较大者预后不良。由于黑色素瘤生长在多血管的色素膜内,常发生肝、肺、骨髓、脑转移而死亡。放射治疗可减少瘤细胞有丝分裂,有可能延长生命。
>>站内相关文章:没有相关文章眼眶恶性黑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