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红皮病

新体卡松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2009-12-04 www.gzbaozhilin.com A +

新体卡松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年10月22日

红皮病型银屑病顽固难治,且病情凶险: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应用新体卡松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13例患者均为我院住病病人,诊断明确,男12例,女1例,年龄30~61岁,平均(43.55±9.22)岁。病程8-23年。入选病例均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及脂代谢异常,入选1例女性患者为非生育期患者。
1.2方法(1)给药方法:每日用牛奶送服新体卡松胶囊(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0.75mg/天,顿服或分服。(2)总疗程:6~8周。
1.3化验指标患者在治疗前常规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用药后每周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每两周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治疗期间对皮肤干燥者给予润肤霜外用,皮肤瘙痒者加抗组胺药,血脂升高者加降血脂药。
1.4疗效评价(1)银屑病皮损面积评分标准:0分:没有皮损。1分:皮损面积<10%。2分:皮损面积10%~29%。3分:皮损面积3O%~49%。4分:皮损面积5O%~69%。5分:皮损面积70%-89%。6分:皮损面积>9t1%。(2)皮损症状(红斑、授润、鳞屑)评分标准:0分:无皮损受累。1分:轻度皮损。2分:中度皮损。3分:重度皮损。(3)严重程度总分的评分办法:严重程度总分:皮损面积分×(鳞屑评分+浸润评分+红斑评分)。(4)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根据治疗结束后严重程度总分,基本痊愈:降低>90%,显效:降低60%~89%,有效:降低21%~59%,无效:降低<20%。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数据i±表示,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P<0.01。
2结果
13例使用新体卡松治疗的病人中,基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显效率92.31%,有效率100%。显效率=(基愈+显效)/治疗人数×100%,有效率:(基愈+显效+有效)/治疗人数×100%。
表11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比较

3讨论
新体卡松是依曲替酯(etretinate)主要的游离酸衍生物,属于单芳香族,其结构中的环化终末基团和聚烯侧链相同,极性基团内羧基取代了原有的乙酯。现已明确,依曲替酯的药理学活性成分可能就是依曲替酸,因此,可将依曲替酯看作为依曲替酸的前体药物。研究提示:依曲替酸的生物利用度在食物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增高,而对代谢产物的形成不产生影响,因此,依曲替酸应与每日主食同时服用。
依曲替酸是一种弱酸性药物,具有高度的亲脂性。通过人混合血浆平衡透析表明,依曲替酸广泛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白蛋白是主要的结合蛋白。依曲替酸对血浆蛋白有高度亲舍力,因此可能与组织蛋白牢固地结合,并在体内广泛分布。我院观察13例患者一般服药1周起效,四周病情明显改善后逐步减量,每两周减5-10mg/天,最低维持量1Omg/天.由于观察时间较短.该药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于新体卡松的不良反应,国外最多报告是影响皮肤粘膜系统的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唇干和唇炎,口、鼻、服及皮肤干燥结合膜炎、脱屑、鼻衄,皮肤萎缩,脆性增加及瘙痒。此外,有疲劳、乏力、关节痛、肌痛、恶心及胃肠道紊乱,在所有治疗者中大多数轻、中度副作用在停药后会减轻和消失J。我院观察病例有6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眼干、口干,2例患者皮肤瘙痒明显。此外,有报道用新体卡松治疗过程中有20%患者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但严重或持续性肝毒性反应者不到1%,也有部分患者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车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谷丙转氪酶升高,4例患者血脂轻度升高:
现已证实,新体卡松长期服用有致畸性,故我院观察病例中未选入生育期妇女。但该药清除快,可能不在任何特殊组织中储存,生育年龄妇女停药一月启即可受孕,此为该药在药代动力学上的优点。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新体卡松红皮病银屑病

上一篇:炔维、澳能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下一篇:没有了相关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