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重度喉阻塞的治疗护理体会推荐到首页 □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第18期1/2页12作者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濮阳457001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喉阻塞
小儿急性喉炎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成年人低,但发生呼吸困难者较多。其原因在于小儿喉腔较小,黏膜一有水肿,易至声门裂阻塞:喉软骨柔软,黏膜与黏膜下层附着不紧密,当患炎症时肿胀较显著;喉黏膜下淋巴组织及腺体组织丰富,容易发生黏膜下浸而使喉腔变窄;小儿咳嗽机能差,气管及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小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如成人,故炎症反应较重;小儿神经系统较不稳定,容易发生喉痉挛,痉挛除可引起喉阻塞外,又促使充血加剧,喉腔更加狭小。因此小儿急性喉炎的病情往往比成人严重,特别是有严重的喉阻塞症状时,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自2006年以来我科共收治16例小儿急性喉炎重度喉阻塞的患儿,我们采用地塞米松15mg~20mg肌注[冲击疗法]及恰当的护理措施,无1例行气管切开,无1例死亡,并且无激素刺激引起的任何不良反应。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男11例,占发病患儿的69%;女5例,占发病患儿的31%。6个月~3岁者12例,3岁~5岁者4例。患儿均为夜间重度呼吸困难入院,15例连续用激素后呼吸困难缓解,2h后呼吸平稳,占发病人数的94%,1例3h内逐渐缓解,1周治愈出院率100%。
2治疗方法 接诊此类患儿后,由于患儿重度呼吸困难可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注,然后通知医生,吸氧,接着给予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10min后若呼吸困难不缓解,可连续肌注到25mg,甚至有的医生肌注到30mg(间隔5min~10min,1次5mg)。患儿入院后半卧,直到呼吸平稳。以后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抗生素静滴一日1次,配以雾化吸入一日2次。输3d后改地塞米松2mg。
3结果 用此种方法肌注地塞米松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缓解,30min后患儿安静,紫绀缓解,末梢循环改善,逐渐入眠。最长2h呼吸就转平稳,停止吸氧。
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各种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观察用药效果,并观察大剂量冲击疗法地塞米松有无副作用及反跳现象;病情稳定后继续按医嘱用药,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水,合理喂养,保证足够营养;做好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患儿平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兴奋,保证足够睡眠,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5讨论 小儿急性喉炎起病急,多有发热、声嘶、咳嗽等,早期喉痉挛时,有阵发性犬吠样咳嗽或轻度喘憋,家长多以感冒对待不引起高度重视,往往夜间症状加重,多发生于凌晨1点~2点钟,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吸气喉鸣音、三凹征阳性、烦躁,重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末梢发绀,急诊入院。以前遇到这种情况稍轻者给予地塞米松0.2mg(kg.d),显效慢、重者气管切开,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地塞米松是类固醇激素,有消炎、消肿等作用。能减轻喉阻塞症状。因患者均为小儿,不存在冲击用地塞米松的禁忌证,如关节炎、胃溃疡等,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无任何毒副作用,也无反跳现象。 总之,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大胆使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细致耐心的护理,收效很好,既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又能减少经济负担。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