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4869-1985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在煤矿井下工人的职业活动中,可引起无菌性滑囊炎。为保护煤矿井下工人身体健康,利于开展滑囊炎防治工作,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应反映临床实践及其最新进展的要求,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是在复习了国内外文献所得到的近十余年职业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基础上首次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天府矿务局总医院、海勃湾矿务局职业病防治所和西南农业大学医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CriteriaofUndergroundCoalMiner'sBursitis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工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滑囊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致的滑囊炎。金属和化工矿山开采、隧道开凿等工人的创伤性滑囊炎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与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180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诊断原则根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有急性外伤和长期摩擦或压迫的职业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4诊断及分期标准4.1急性滑囊炎有急性外伤史,或在关节局部受摩擦、压迫的初期关节周围出现有部位固定、表面光滑、有波动感、界限清楚、压之疼痛的囊性肿物,穿刺液为血性渗出液。4.2亚急性滑囊炎关节局部有受反复摩擦、压迫史,或急性滑囊炎史,局部有不适感,压之疼痛较轻,见有边界清晰的囊肿,常反复发作,穿刺液为淡黄色透明粘液。4.3慢性滑囊炎关节有长期反复摩擦、压迫史,或亚急性滑囊炎经多次穿刺及药物注射后,局部皮肤有痛痒、皱襞感,粗糙和胼胝样变,穿刺液为少量淡黄色粘液。5处理原则5.1治疗原则a)急性滑囊炎:以休息为主。防止继发感染。b)亚急性滑囊炎:穿刺抽液,囊内注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加压包扎。非手术治疗无效时行滑囊切除术。c)慢性滑囊炎:以理疗为主。皮肤胼胝样变者不宜行滑囊切除术。5.2其他处理急性、亚急性滑囊炎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亚急性患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以及慢性患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关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