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bestkj.com【点击数】:
关键字:踝关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9期
(本文作者:福建中医学院林志刚等)
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极为常见,据资料统计每天一万人中即有一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7%-10%,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扭伤多由于行走不慎,足踏于不平之地,或下楼梯时突然踩空,或跳跃时足部着地不稳,致使足部突然发生内翻或足跖屈内翻。中医归类为“筋伤”范畴,由外伤致局部气滞血瘀引起受伤部位经络不通,筋肉经络受损,气血互阻,脉络瘀阻,引起疼痛、肿胀。
西医治疗本病症方法一般采取“RICE”(即制动、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止痛(使用非固醇类的消炎药物)和早期活动。中医在这方面有独特的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理疗,中药外敷及综合治疗等。兹将近几年中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1针灸
根据《内经》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经旨,许多医家都依据扭伤部位所属经脉,采用循经和局部选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如杨煊等选取解溪、昆仑、太溪配合腰痛点、阿是穴等穴位,进针得气后,逐渐加大提插、捻转幅度,使针感增强,力求气至病所,手法以泻为主。留针20分钟,每3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经治疗后,痊愈44例,良好1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6%,平均治愈天数为2.3天。李以松等采用远端循经取穴原则,选用足阳明经:足三里;足太阳经:昆仑;足少阳经:绝骨;局部取穴:压痛点。穴位直刺得气后行龙虎交战手法半分钟,留针15分钟,每日1次,6次1疗程。
总体有效率为100%。有些临床医生根据“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则选择“巨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如骆方穴取健侧,照海、太溪行泻法,丘墟、昆仑行补法,阳陵泉、解溪行平补平泻法,针刺过程中嘱患者反复轻缓地活动患侧踝关节5-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另外,还有些人将经络系统理论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陈群敏[5]选用患侧足三里穴,常规消毒后,用5号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5ml空气,垂直进针,深达25mm左右,得气(酸胀、麻重)后,抽无回血,即可将气体缓慢注入,患者当时即感到温暖之气向脚放射。注射完后,踝部疼痛即可减轻,并可下地行走。结果:36例中,32例用此法治疗后,感到症状明显减轻,可下地行走,第2天疼痛基本消失,活动正常;3例经2次注射,恢复正常;1例无明显改善。黄静国[6]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选取对侧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进行针刺,行捻转手法,至局部酸张或微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行针期间嘱患者行走或患处做适当旋转活动,以促使针感下达患处,每日1次,有效率为100%,疗效肯定。将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相结合,在头皮相应区进行针刺,对软组织损伤疗效非常满意。如王玲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0例,针刺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刺入头皮后捻转,每分钟200转,留针1小时。让患者自行话动,再点按阿是穴直到疼痛症状消失。一次治疗痊愈6人,显效4人。
2推拿
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取其“理筋整复,活血化瘀”的原则,临床上常配合其他方法一起治疗。治疗时手法应适当,以轻推轻抹理筋手法为主。如孙宝玲利用推、摩、滚、揉足三里、解溪、承山以及阿是穴配合活动关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73例,疗效显著。贾文彩于患处施一指掸推、掌根轻揉、五指理筋整复、内外轻旋转及轻快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次15分钟。并用消肿止痛膏外敷患处,绷带固定,隔日1次,3次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72例,显效3例,好转1例。魏爱泉通过推摩理筋、点穴镇痛、牵动整复等手法配合外涂扶他林乳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优。
3理疗
物理治疗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以提高痛觉阔值,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纠正组织缺血缺氧,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消散,从而缓解神经末梢压迫,并且有良好的消肿作用。如吴冰洁等用电磁、电热磁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12例,疗效肯定。郭瑞茹等采用DC-4型低频磁疗机,选交变1或交变2插口,选用合适圆形磁头直接放置患处,用沙袋轻轻压上,开通电源,调节剂量为30V,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8次为1疗程。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王俊华等采用消瘀止痛膏外敷,弹力绷带固定,再配合超短波和磁疗,在第3、5、7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物理疗法配合消瘀止痛膏较单一的物理治疗更优越。施锋等采用DC-1型射频治疗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1例,每次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治疗本病的原理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强调行气与活血并重,因为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如要气血循经运行正常,应调理气机,使之通畅;要使瘀血排除,先使气血通利。马云等用消肿止痛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88例,共治愈186例(占48%),有效202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1天,最长lO天。赵泽芹等用适量生姜捣烂,加食盐少许混匀,外敷患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满意,2-3次可治愈。杨继斌取饥饿状态的医用活水蛭,使其头部在患处自由探寻吸血点,医用蛭吸饱后自动脱落。吸血伤口用活力碘溶液消毒,每日1次,每次用医用蛭2-4条。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
5综合疗法
李小平结合针刺,放血,推拿三种方法(三连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8例,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次痊愈57例,其余经2-3次治疗后痊愈。谭金庆等用按摩加针罐、神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治疗于扭伤24小时后开始进行,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4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谢凯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80例,针刺取穴以病变局部为主,取悬钟、丘墟、解溪、昆仑、太溪、照海、中封、太冲等,每次选用3-5穴,针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20分钟,出针后取中药“四黄散”(生黄栀、生大黄、生黄芩、黄柏各等份,研碎组成)适量水调,外敷于扭伤局部,并以绷带固定,次日针前取下,针后敷上。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针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6总结与分析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多由负重不当、跌扑、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韧带损伤。中医认为“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上大多医家根据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原理,通过各种方法直达病所,加快瘀肿消退,活血化瘀散结,使气血畅达,通则不痛。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笔者认为,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工作中存在者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诊断标准不一致。踝关节扭伤轻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局部轻微肿胀,功能活动并无太大障碍;重者可能导致局部骨折或脱位。中医在诊断方面存在着缺陷,比如没有从解剖、病理等深层面进行诊断。有的把骨折病例也纳入以上诊断,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其疗程、预后都有差异。笔者认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诊断:①踝关节急性外伤病史;②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③踝内翻或外翻试验阳性;④X线片排除骨折、脱位征。
其次,疗效标准不一致。目前,治疗后的疗效没有很明确的标准,主要是依靠病人的主观感觉。医者对于痊愈、好转、显效的理解各不相同,界限不清,这就给研究带来不便。
另外,对照组选择不恰当。有些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并不就医,几天后也会痊愈。因此,对这种损伤的治疗只是加快痊愈的过程,至于能否加快这个过程,只有与该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才能确定。临床中我们应该看它是否更安全合理,是否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加快功能的恢复,以及是否经济实用,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并便于推广。当前,我们研究某种治疗方法,过分追求“疗效”,过分强调治疗组“痊愈”例数,把“疗效”作为研究的唯一指标。笔者认为,我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一个新方法从整体上优于原来通用的治疗方法;或者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某一点上优于原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说明新方法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好课件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目的。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bestkj.com【收藏文章】【告诉好友】【打印文章】【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