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建立人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老鼠模型 遗传与基因组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2-04 www.39kf.com A +

华盛顿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建立了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的老鼠模型,该基因工程鼠的症状与人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相关症状极相似:肌肉逐渐衰弱萎缩,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细胞丧失,最终引起死亡关于该基因工程鼠的详细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网络版上。

在2006年,费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TDP-43基因与ALS有关。因此,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个患遗传性ALS的家族的基因进行测序,发现在TDP-43基因中出现一个点突变,并根据个家族性突变建立了一个老鼠模型。

一般老鼠的生命都超过两年,而携带TDP-43突变的老鼠仅存活率5个月。与人类ALS的相关症状相似,这些基因工程鼠的上、下运动神经元严重损伤,而且在运动神经元中还生成一未知的蛋白质团,类似于人类ALS的病理症状。

TDP-43蛋白是不仅是一种转录因子,还是一种剪切因子,能够结合到RNA和DNA上调节某些特殊蛋白的生成。但目为止,研究人员具体还不清楚该蛋白的正常功能,以及其突变体是如何引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人员猜测,这种TDP-43突变体蛋白或许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或者也可能是阻断这些蛋白在神经细胞中正常功能的发挥。

研究人员说,这只新的老鼠模型或许还可成为一种重要的筛选新药重要工具。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