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2009-12-04 www.runsky.com A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2003-8-1712:31:45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为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性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起病的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萎缩和肌无力。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认为可能与肌细胞膜或红细胞膜的先天性代谢障碍有关,特别是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蓄积可能是引起肌肉变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起病年龄,病肌分布,病程进展情况和遗传特点,将本病分为多个类型。常见有:(1)假肥大型:为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类肌病,属性连隐性遗传,发病均为男性,女性仅为异常性染色体的携带者。常于婴儿期发病,5-8岁时明显,进展较快。以骨盆带肌肉的无力为突出症状,多数伴有腓肌的假性肥大。(2)Becker型:病肌分布、遗传特点同假肥大型,但远较假肥大型少见,且进展缓慢,预后良好,常在15-25岁期间发病。(3)面肩肱型:为成年人中最常见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别无差别,通常在青春期起病。(4)肢带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见,10-30岁为好发年龄,进展缓慢,一般到中年后才发展到严重程度。(5)眼咽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多在中年。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1.双下肢近端无力,跑步困难、易跌、上楼费力;

2.四肢近端、肩胛带、骨盆带的肌肉明显萎缩;

3.行走时腰椎过度前凸,骨盆及下肢呈摇摆状,似“鸭步”步态;

4.因肩胛带肌肉无力、萎缩,当双臂前伸时可见“翼状肩胛”;

5.由仰卧位起立时表现出先翻身俯卧,再双手撑地、扶膝、伸腰等特殊姿态,又称Gowers征。

6.腓肠肌或三角肌等处可见假性肥大。

7.面肩肱型:肌病面容,闭目不合,噘嘴不能,口唇肥厚等;翼状肩胛;上臂细瘦。

8.肢带型: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上楼困难,举臂不能过肩。

9.眼咽型: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吞咽困难,构音不清。

诊断依据:1.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之肢体近端或其他部位肌无力、萎缩症状体征;

2.性链或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形式;

3.血清中GPT、GOT、LDH、CPK、PK等的显著升高;

4.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

5.肌肉活检见肌纤维直径明显不等,有坏死和再生及结缔组织增生等改变。

6.除外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重症肌无力等其他疾病。

治疗原则:1.改善机体代谢(ATP等);

2.胰岛素――葡萄糖疗法;

3.高压氧疗法;

4.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5.体外反搏治疗。

用药原则:用药框限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仅供试用。

辅助检查:1.对单纯肌营养不良症,检查专案以“A”为主;

2.对需与多发性肌炎等病鉴别,或与神经系统病变鉴别者,检查专案包括框限“A”、“B”、“C”。

疗效评价:1.治愈:临床症体、体征消失。

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

【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