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一、概述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是胆总管或肝内主要胆管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造成完全性胆道梗阻和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管腔内压力增高,充满脓性胆汁;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亦多见,大量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潴留在肝脏内,部分可进入血循环内造成感染性休克。本病病死率甚高,应积极抢救治疗。
二、诊断依据
1.可有反复胆道感染发作史。
2.发病急,上腹持续性疼痛,可阵发性加重,伴有寒颤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出现黄疸等症状。
3.脉搏细速,低血压,或中毒性休克,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
4.右上腹部、剑突下明显压痛及肌紧张,可有反跳痛,肝肿大并有触痛、叩击痛,可有胆囊肿大、触痛,腹胀明显。
5.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尤其是直接反应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红素明显升高,可有肝、肾功能明显损害表现。
6.影像学检查提示胆管扩张,内有结石、肿瘤、寄生虫等征象。
7.术中探查胆管内有高压的脓性液体,细菌培养阳性。
三、治愈标准
1.术后,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胆管造影无结石或异物存留。
四、好转标准
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或有待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