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脱位,并存在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并不少见,但以前较难发现。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MRI问世以来,本病的发现率日趋增多。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颈部损伤和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有关。椎间盘是人体各组织中最早和最易随年龄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组织。由于年龄的增长,髓核失去一部分水分及其原有的弹性,致使椎间盘发生退变。在颈椎间盘存在退行性变的情况下,受轻微外伤后引起发病。
颈椎过伸性损伤可引起近侧椎体向后移位。屈曲性损伤可使双侧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结果使椎间盘后方张力增加。引起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由于齿状韧带的作用,颈髓较固定,当外力致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而易引起颈脊髓受压。
颈椎后外侧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弱,颈部神经根在椎间盘水平呈横向走行进入椎间孔,即使突出的椎间盘很少,也可引起神经根受压。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是在椎间盘发生一定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使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而易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临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