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急性心肌梗死

内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2009-12-04 www.examda.com A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因排便用力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1]。因此,处理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问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乃至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就有11例发生便秘。总结此11例便秘患者,注意到其发生便秘与患者卧床制动期间产生负性情绪,排便环境不适应等因素造成的排便困难、排便用力不当密切相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41~82岁,平均53岁,发生便秘11例,其中有1例因便秘引起广泛大面积心肌梗死,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有2例在发病前就有习惯性便秘。

2便秘原因分析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由于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2)强烈疼痛和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恐惧感,精神过度紧张,抑制了规律性的排便活动。(3)排便方式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便意给予抑制,导致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使大便干硬而引起便秘。(4)进食过少,尤其是纤维素和水分摄入过少,肠腔内容物不足,不能有效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5)药物的应用,尤其吗啡、罂粟碱等药物的使用,抑制或减弱胃肠蠕动,促使排便困难。

3.1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突然发病与剧烈疼痛,往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又因进入CCU病室,接触陌生的环境,高科技的仪器、设备,听见监护仪的报警声,而且没有家属陪护,会出现不可名状的焦虑。对此,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主动介绍病室周围布局和疾病常识,耐心解答问题,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打消顾虑,树立信心和认识自我价值,以稳定的情绪、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配合治疗,达到解除大脑皮层抑制排便动作的影响。

3.2加强宣传教育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发生便秘的可能性,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和用力排便的危害性,帮助其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和排便功能。一般最适宜的排便应安排在早餐后15~30min,此时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日久便可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3.3饮食指导急性期饮食应以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为原则,避免过饱,选食纤维丰富的水果、蔬菜如芹菜、韭菜、香蕉等,食用鲜奶、豆浆、核桃、芝麻、蜂蜜等润肠食物,并保证每日饮水1000ml左右,禁忌烟、酒、茶、辣椒、可乐等刺激性的食品饮料。

来源:考试大-护士资格考试

责编:hw纠错

【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回到顶部】上一篇文章:内科护理:31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探讨
下一篇文章:内科护理: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规律的观察及护理文章搜索:相关文章・内科护理学 辅导精华 糖尿病更年期变化
・内科护理学 糖尿病性便秘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糖尿病的表现
・内科护理 隐性糖尿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