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黑变病33例临床分析首席医学网2005年06月11日13:38:11Satur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姜静戴晓涛李婷婷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黑变病
结直肠黑变病(MC)是指结直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以往认为此病在国内人群中发病率低,但随着肠镜的广泛应用,本病检出率日见增多。近年来,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本病33例,我们对该组病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MC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35~60岁。 1.2检查方法引用常规清洁灌肠,采用硫酸镁准备法。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CF-2301型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进镜达回盲部。 1.3诊断标准内镜下病变部位结直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呈黑色或棕褐色,似豹皮纹状或斑片状,弥漫分布于全结直肠黏膜或局限分布于某段大肠黏膜。 1.4结肠镜下表现病变处肠黏膜呈弥漫性豹皮纹状或花斑状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使肠腔变暗,病变在回盲部一段着色较深,花斑明显,回肠末端黏膜及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无色素沉着。 2讨论 该病早在1830年Gruveihier首先描述1例慢性腹泻患者大肠黏膜黑如墨。此病老年人多见,女多于男。这一疾病在外国文献中较多见。近年来随结肠镜的普及,我国检出率亦提高。 MC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我院发现33例患者中,30例有长期服用泻药病史,另3例无服泻药史,说明结直肠黑变病与蒽醌类泻药致病性有关,在治疗中应防止滥用蒽醌类泻药解除便秘,只有找到便秘准确病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另外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可减少便秘发生,如此才能更好地预防结直肠黑变病的发生,特做此报告,以引起广大同仁重视,避免滥用泻药,减少结直肠黑变病的发生。 (编辑朝颜)
作者单位:264322山东省荣成市埠柳中心卫生院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