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结核结核病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因感染结核菌而发病。结核病为全身性疾病,各个器官均可发病,而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口腔结核(oraltuberculosis)虽有原发病例,但极少见,大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肠结核等。在口腔粘膜多表现为结核性溃疡,结核性肉芽肿。少数口周皮肤的结核性寻常狼疮可向口腔粘膜发展。
【病因】
病原菌为结核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往往在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时易被感染而发病。口腔病损多因痰中可消化道的结核菌而引起。
【临床表现】
(一)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多为继发性感染。溃疡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为慢性持久性溃疡。病变逐渐发展由浅而深,成为口腔粘膜的深溃疡。一般面积均较大,直径可达1cm以上。特征是溃疡底和壁有许多粟粒状小结节,溃疡边缘不齐并微隆起成倒凹状,表面多有污秽的假膜覆盖。溃疡基底及四周无明显硬结。早期即可感到疼痛。溃疡外形不规则,有时成线状深溃疡病程较长,常在数月以上。
(二)结核性寻常狼疮寻常狼疮是皮肤的原发性结核,由口周皮肤可向口腔粘膜发展,表现为粘膜上有发红的小结节,且结节不断扩大,融合,破溃后形成狼疮的原始溃疡。如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的,则溃疡面逐渐扩大成为结核性溃疡。病程十分缓慢,一般疼痛不;很明显。
内口腔粘膜结核多为继发感染,所以病人常布口腔以外的结核病灶,主要是肺结核或肠结核等,或有结核接触吏。
【病理】
病变组织中可见结核结节,为一种增殖性病变。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其外环绕着多层上皮样细胞和朗罕巨细胞(多核巨细胞)。最外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纤维母细胞增生。老化的结核结节中细胞成分减少而逐渐形成瘢痕。结节中心的干酪样物质不能被吸收而发生钙化。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及全身的结核病灶。
2.病变组织涂片用抗酸染色法能找到结核杆菌,但有时因取材关系未找到结核菌亦不能轻易否认结核感染,可进一步做结核菌培养。
3.最后可做活检,病理表现为结核的特殊病变,即形成结核结节。
【治疗】
1.全身抗结核治疗,根据情况选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钠及链霉素等.,至少6个月以上。
2.口腔局部除注意控制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外,还可于病损处用抗结核药物。用链霉素o.5g,隔日1次,于病损局部注射。